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4 08:50:06
理县位于阿坝州东南缘,幅员面积4318平方公里,是阿坝州藏羌文化走廊的核心地带。古老的嘉绒藏族文化与悠久的羌族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使之成为阿坝州民族文化深厚底蕴的一个缩影。
做法及成效
(一)科学规划,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我们在科学研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紧扣“依托一条走廊、构建三大基地”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保护、开发、利用”并重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风景区、文物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文化遗产等为中心,科学编制了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羌文化生态实验区保护等多个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藏羌文化走廊建设。在规划中,我们充分考虑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留足发展空间,统筹兼顾集镇建设、土地利用、村庄规划,切实做到近期、中期、远期相结合,过境旅游、短程旅游与休闲度假相结合,充分展示藏羌民俗风情,突出村庄民居特色,全域推动藏羌走廊整体联动发展。
(二)高端定位,切实打造品牌效应。我们抢抓灾后重建机遇,按照“一廊四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和“全域景区、全民旅游”的目标,以羌情桃坪、闲情无忧城、温情古尔沟、枫情米亚罗为重点,以生态旅游、藏羌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为抓手,着力打造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旅游景区景点,形成各具特色的景区品牌体系,全面构建文旅相融互动的发展格局。
(三)软硬驱动,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重长远、见实效的原则,以桃坪·甘堡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重点,加快精品旅游村寨和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全面完善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实现藏羌文化走廊建设的软硬并驱,整体提升。 我们整合灾后重建项目资金,投入资金5亿多元,加快推进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修缮桃坪羌寨、健威将军墓、筹边楼、杂谷土司碉群等一批文化古迹,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营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同时,按照错位发展、塑造品牌,建风情走廊的思路,打造不同风格的乡村旅游节点,在藏羌走廊上全面展示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东方古堡桃坪羌寨、岩石上的木卡羌寨、神秘的古羌村落休溪、嘉绒藏区第一寨甘堡藏寨、魅力丘地、嘉绒风情八角碉藏寨等一批特色旅游村寨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连在藏羌文化走廊飘飞的彩带上,令四方游客倍感神秘与向往。
坚持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重建相结合,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的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扶持藏羌锅庄协会、藏羌绣纺协会、羌族唢呐协会、羌族羊皮鼓舞协会、农民舞龙舞狮协会等民间业余团体,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全力挖掘县境内藏羌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锅庄文化、建筑文化及红军文化,全面开展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以深髓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文化、绚丽的生态文化,赋予藏羌文化走廊以灵魂和鲜活的生命力,推进了旅游文化、文化旅游化进程。
(四) 整合资源,有效发挥集聚效应。我们结合理县实际,创新管理运作模式,组建理县城乡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理县吉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各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统筹整合文化、旅游项目资金、集聚文化旅游专业人才,有效整合各方优势,合理引导和激励企业和民间资金投入文旅产业发展,以良性的发展机制和管理机制推动藏羌文化走廊建设。按照以保护促开发,开发促发展的方针,加大文化传承人培养力度,组织开展口弦培训、藏织羌绣培训、藏羌传统建筑手工技艺培训,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市场竞争力。桃坪羌寨歌舞演出队、甘堡博巴森根演出队、蒲溪古羌文化展示协会、米亚罗柯苏锅庄协会等一批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应运而生,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文化内涵,提升了藏羌文化的影响力,塑造了文化旅游品牌,使古老的藏羌民俗文化在藏羌文化走廊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创新管理,促进走廊建设繁荣发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谁使用、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出台乡镇、村文化基础设施管理和使用办法,明晰管理主体制度,落实管护人员,规范使用维护,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鼓励群众自发组建旅游协会,不断探索“旅游文化公司+旅游协会+旅游接待户”的乡村旅游管理模式,开展星级评定,建立市场准入和价格调控机制,全面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乡村旅游运行体系日益完善。加大旅游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旅游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着力加强对各景区和乡村旅游的管理,严格执法,切实规范涉旅经营行为,妥善处理游客诉求,旅游管理水平提档升级。依托村民活动中心、文体健身广场、农家书屋、非遗传习所等便民服务设施,大力开展文体活动,让藏羌各族儿女在一个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共同繁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