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建筑设计

何崴: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4 14:22:23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2014年中日韩在华青年建筑师作品巡展”于9月-11月期间璀璨亮相,何崴作为本次巡展的中方建筑师代表之一,携其作品《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参加本次巡展。
  “2014中日韩在华青年建筑师作品巡展”于9月9日下午,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本展览从即日起至11月将依次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国家会议中心进行巡展。   “2014中日韩在华青年建筑师作品巡展”&“东亚地区现代建筑的可持续性论坛”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 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主办,元美传媒非常设计师网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任亚鹏博士(日本亚洲设计研究所外国人研究员)策展。展览 汇集了曹晓昕、王刚、刘飞、何崴、房木生、钟一鸣、菅根史郎、前田聪志、胜田规央、镜壮太郎、郑东贤、柳承甫十二位中日韩一流青年建筑师的经典作品,涵盖了建筑艺术的多个门类。  
 
  何崴 简介   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学士学位;1997-2002年,先后就读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斯图加特大学,2002年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毕业,获建筑学硕士学位;2010-2013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3年获设计艺术学博士学位。   现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数字空间与虚拟现实实验室学术负责人,并兼任德国Professional lighting design杂志中文版《照明设计》执行主编,北京照明学会环境艺术照明委员会副主任,《住宅》杂志编委等社会职务。   长期从事建筑、城市、灯光、艺术跨领域研究和创作实践,出版有《城市公共空间解析系列——阅读广场》、《国际照明设计年鉴》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近年来关注中国乡土建筑的当代性研究,策展和参与了国内外多次建筑展览,包括:《相坔,一个场域的再呈现过程》、《2012北京国际设计周主题展——智慧城市》、《中国建筑100》(德国曼海姆REM博物馆)、《相坔2013》、《二次拓像,关于乡土建筑的解读和再解读》等。   以下为建筑师何崴在巡展现场展示的项目《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
  项目简介:   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是一个公益项目:设计师免费完成了建筑、室内、景观和照明方案,并负责现场工程指导,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团队只象征性的收取了少量的制图费。此外,必须说明的是,本项目的建设资金来自于村民自发组成的村民合作社自筹资金和政府补贴,建设队伍也主要由当地的留守村民组成,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次由村民和设计师共同完成的实验。  
 
  建筑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西河村大湾村民组,由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粮库改造而成。西河村大湾具有良好的人文自然环境条件:村域内有油茶、板栗、葛根等农作物;西河穿村而过,河北岸有清代的古居民群,祠堂、古树,风水山;而粮库则位于河南岸,与古民居群隔河相望。粮库原名“西河粮油交易所”,由2座库房和3座附属房间组成,占地33亩,总建筑面积约1500平米。库房体型硕大,保留有完好的木梁架,极具空间震撼力;原有粮库场地和附属房间保存状态良好,局部有破损。  
 
 
  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在保持原有剪出总体布局和空间特征的前提下,植入新的功能,调整原有建筑空间,局部的改造建筑外立面,使之对外能更好的与河道景观、北岸古民居群进行互动(包括视线和行为),对内为新的功能服务。在工程技术和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尽量选择当地材料和本地工艺,力保项目的低造价和在地性。对于改造中拆除下来的废料,我们对其进行了再利用,尽可能做到“内部消化”。   完成后的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包括:一座微型博物馆(用于展示当地原生态的农作物及传统粮油加工工艺),一个村民活动中心(可以满足西河村及周边村民多种使用需要)和一个餐厅。在我们看来,新建筑既是未来西河村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产业发展的拉动器。  
  在乡村与乡亲一起建筑   在乡村建筑不同于在城市中,我总结它包括三个部分:50%靠图纸,30%靠现场调整,20%靠匠人发挥,而其中最不确定,也最让建筑师着迷的是那最后的20%。   在乡村建筑是一种教育和被教育,建筑师告诉村民什么是当代的设计,村民告诉建筑师什么是民间的智慧。   在乡村建筑是结果,更是过程;如果说结果可以是好的榜样,那么过程就是一种启蒙;两者共同构成一种机制,他可以让中国的乡村更好的延续下去。   在乡村建筑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乡土的持续,乡情的持续,乡建的持续,建筑师要做的是发现那些感动人的、可以传承的东西,并和乡民一起将之带入当代的语境。   在即将到来的9月23日“东亚地区现代建筑的可持续性论坛”中,何崴想与大家探讨的是:东方的可持续性与西方的可持续性有哪些区别?当现代的建筑师走入乡村时,对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