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16北京设计周“绿色健康与智慧生活”主题论坛成功召开。近30位来自建筑设计、地产开发、健康产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中华世纪坛。
9月26日,2016北京设计周“绿色健康与智慧生活”主题论坛成功召开。近30位来自建筑设计、地产开发、健康产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中华世纪坛。
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薄宏涛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题为《中尺度的有机缝合》的主题演讲,结合最新作品2022首钢西十冬奥广场,与现场嘉宾探讨了工业遗存建筑的更新策略。
中尺度的有机缝合——2022首钢西十冬奥广场
项目选址位于首钢旧厂址的西北角,项目改造内容包含N3-2转运站、N1-2转运站、N3-3转运站、原料仓主控室、165除尘、85除尘、联合泵站。
主讲:薄宏涛
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
首钢筑境国际/总建筑师
2022首钢西十冬奥广场主创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们项目中的点点滴滴。我想介绍的是,从去年年底到目前为止,这紧锣密鼓的6、7个月中,我们筑境团队全身心投入的一个项目——2022首钢西十冬奥广场。
我相信,每一个在城市里面长大的孩子很少感受到这样的场景。当第一次进入到这样的空间时,我们感受的是无穷的震撼。
在这个项目里面,我们希望能把首钢曾经的这种功勋,创造出一种像穿越时空般的感受。当我们通过不同的角度审视这片园区的时候,你能够感受到,它每一寸的土地曾经为这个城市带来的荣光。
什么是“绿色”?一个有机的生态的雨林,它真正的生态在于它那种生生不息的动能,和不断地能够持续发展的力量。
所以,在这个项目中,让我们已经丧失了活力的建筑空间,重新焕发出它的第二春,这就是我们理解的“绿色”。为什么冬奥会选在首钢老厂区呢?这其实和冬奥倡导的“绿色奥运”也是息息相关的。在老厂区改造的园区里办公,既是对城市既有文脉的尊重,也是真正的一种大“绿”。
我们对基地解读时会发现,它是一个很有趣的土地,它充满了对偶和并置。一种是所谓的极端工业区,和极端的自然景观在同一个地块里面,形成一种非常有机且并置的状态。
在基地里面,你会感受到100米、200米的一栋建筑这样的尺度。它是工业的巨尺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地理尺度。但是反过来,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原来的一些配套,比如园区里面的花架。它是一些小的生活遗存,这类大和小的尺度,在基地里面形成另外一种有机的并置。
最后,就是它的功能。是办公、配套的一些附属设施,还是一些其他的什么功能?关于未来的一些想象,也在这个基地里面并置。
我们提出这样的策略,南面的很好的景致,要跟园区里面的建筑形成有效的对话。这是把绿色深入到园区的一种手法。
同时,在这种大尺度和小尺度之间,创造一种中尺度的介入和缝合;目的是希望让工业建筑能够适应于我们生活的这样一种崭新的尺度上的转换。我们希望把原有的建筑进行尺度的切分,利用“服务空间“、”被服务空间”概念去叠加竖向交通,让每一个旧有的工业建筑遗存变成适合我们的办公空间。
我们进行了这样的一个再次缝合,就是通过一些中尺度和小尺度的建筑植入到基地里面,让它能够形成一个从原有的工业遗存,变成现在适宜我们人的使用的一种状态。
这里面有很多细小的尺度的植入,单层的,两层的,三层的这样的尺度,和以前40米、50米的这种建筑物形成一种呼应。同时,还有更加细小的这种缝合,把单层小尺度的建筑植入到基地里面去。这时候人们在里面穿行的时候,他感受到的是更贴近于我们生活的这样一种尺度的感受。
然后,是空间的一个链接。在原有的工业建筑两两之间,我们可以看到蓝色的这些部分,我们试图把这些建筑非工业化的这种尺度关系,用人的这种行为把它串接在一起,于是就形成了两两互动的关系。同时,我们又通过空中连廊的串接,把整个区域串接成一个完整的动线,让使用者在冬天不用走到室外,也可以感受到煦暖的阳光。
功能再造,蓝色是拿来做办公的区域,这里面有国际会议中心,有配套的员工餐厅,还有奥林匹克的展示中心,以及东入口的一个很漂亮的一个小咖啡厅,这些其实已经是旧貌换新颜了,跟原有的工业功能相比,它们被赋予了崭新的功能。
最后,环境的融入。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工业的巨尺度,在众多温暖的材料和细腻的尺度缝合之后,整个园区重新进入到一种崭新的状态:既能够体现工业感,又能够真正体会到人的尺度在里面,无时无刻被尊重被呵护的这样的一种状态。
这些景框,让我们不单单拥有了“首钢之眼”,还拥有了“首钢之窗”。通过窗口,建立和园区,和内部、外部的一种有机的对话。一个崭新的园区,在原有的隆隆的工业之声寂静下来之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如果说什么是“绿色”的,那我们觉得:这样的一组曾经给城市带来工业辉煌的建筑,重新在城市里获得新生,并继续在一种新的功能状态下为我们这个城市做出贡献,这就是“绿色”的。
素材提供:筑境设计(cctn_design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