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11-05 17:26:28
罗马科林斯柱式
罗马科林斯柱式样子与古希腊科林斯柱式一致,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10:1,显得纤细高大。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部分由两层毛茛叶和涡卷图案组成,涡卷图案成对出现。装饰华丽的科林斯柱式在希腊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反而到了罗马时期,被罗马人完善并加以利用,广泛用来建造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建筑物。
塔斯干柱式
塔司干柱式是罗马最早的建筑形式,是多立克式的一种更粗短的变体,是处理最简单、比例最粗壮、稳重的一种柱式,也有人认为,它是希腊柱式基础。塔斯干柱式去掉了多立克柱柱身的齿槽,更为平滑,略有收分和卷杀。柱础是较薄的圆环面,由一半圆线脚和方石组成,檐部也较为简单,额枋为一块平滑的石条和一个小方脚组成,并加饰以过度的线脚。
混合柱式(复合柱式)
罗马人将古希腊爱奥尼柱式顶端的涡卷和科林斯柱式的毛莨叶相综合,形成了更为复杂、华丽的混合柱式。它的柱身、柱础和基座比例与科林斯相同,柱高跟柱径的比例是10:1,显得纤细秀美。
柱式作为基本的建筑造型手段,在罗马帝国流行,形成统一的罗马建筑风格。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里给柱式本身和柱式组合作了相当详细的量的规定,用柱身底部的半径作量度单位。
16世纪下半叶,产生了两种潮流影响着柱式风格的发展。一种是刻意求奇,不惜破坏柱式的结构逻辑来创造新的建筑形像,如螺旋式柱身、断折的额枋、不均匀的开间、成组的柱子等,这种潮流被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继承。另一种是刻意求同,给五种柱式厘订死板的规范,消除古罗马时期普遍存在的变,作出苛细的量的规定,这种教条化的潮流被17世纪的古典主义建筑继承。巴洛克建筑流行于意大利等国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区,古典主义建筑流行于法国和北美等地。它们都创造了一些新的柱式组合,但二者在个别手法上互有渗透。后来,法国成了欧洲建筑教育的中心以后,古典主义建筑的影响超过了巴洛克建筑,教条化的柱式就在欧洲成了主流,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