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飞:工程与设计,共创美好生活

来源:非常设计师网 阅读:(1924191)评论:(0) 收藏:(0)
李乐飞,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主任、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运筹学与服务科学实验室主任。

  2018年6月23日, 清华大学邀请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主办Create change, 本届创新设计国际论坛以“设计美好生活”为主题,以“衣、食、住、行”四个维度展开高峰对话,为制造及服务业的创新创业型商业领袖提供创意灵感,为城市建设与运营的精英提供品质策划。在论坛上,非常设计师网有幸采访了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李乐飞老师。

  李乐飞,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主任、清华大学质量与可靠性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运筹学与服务科学实验室主任。INCOSE(国际系统工程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助理、北京分会副理事长、前主席,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IEEE智能系统、亚太运筹学等国际期刊副编。

  非常设计:李老师,首先能请您谈谈您的从教经历和感悟吗?

  李乐飞:我从浙江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之后到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读系统和工业工程的博士,从电子转向了系统和工业工程。2006年毕业之后,到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任教到至今。主要研究方向是系统工程、服务运作管理,针对系统的设计和系统的管理这一主题。这个系统是相对比较宽泛的一个概念,工业工程经常会面对的系统有制造系统、生产系统、物流系统、交通系统等,这些系统的设计问题和优化改善问题,都属于这一学科的范畴。像航空航天这样比较复杂的产品,它面临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需要用一套完善的流程、管理方法和工具来支持把这个复杂的工程做好。通俗地讲,它要组合一个跨学科的非常庞大的团队,来联合设计和开发。这个时候,流程、管理方法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从专业的视角来看,就是如何把一件事情从它原始的概念,通过设计、制造到投入给用户再到服务,所以我们这一领域就是希望能够用一个链条把方法、工具、逻辑等都贯穿起来。

  给一些企业做规划的时候,为他们做系统的设计,管理的提升,包括一些制造业企业和物流企业等,在规划的过程中,会发现对于这种系统功能和系统结构的理解和把握,我们的方法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支撑。要如何产生一个好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是生产系统,也可以是服务系统,但是怎样更加深度地去理解用户情感方面的需求,如何设计出好的产品去交互,这应该更多的是广义上的设计,包括工业设计、设计思维等关联,需要我们系统工程用专业的方法,去做融合和管理,这也是我们和阿森特合作,举办“2018创新设计国际论坛”的原因,我们希望通过多个维度,从方法上把工程、艺术以及设计融合起来。

  非常设计:在互联网这一大浪潮下,“衣食住行”与互联网越来越紧密,线上线下结合等新零售成为行业的趋势,那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师该如何通过设计来打造美好生活呢?

  李乐飞: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师已经做得很好,他们能够设计出非常吸引人的产品和空间,但是我们现在呼唤的是一种设计理念在不同层级上的贯通。可能大到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区域可能还要具体到不同的建筑体,建筑又有内部这些具体的细节。各种各样的服务性实体店里有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但是它需要从整体上有序的从上到下来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生活,这就是我们想要打通的。尤其是在现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新的技术都在涌过来的时候,设计师们应该重新思考设计的手法是不是要发生一些变革?目前我们完全有能力用更好的方式去采集用户的信息。模拟像便利店这种零售的场景,之前所谓用数据分析,或是去观察顾客,经常拿到的数据是这个顾客买了什么,但忽视了一个重大的信息——顾客为什么对感兴趣的商品没有进行购买?这个信息在此之前完全没有被采集到,因此我们并不知道顾客真正的需求。在这种新的物联网时代,盒马刘巍女士提到的智慧货架非常符合这一特点,我们需要有更多丰富的手段,能够帮助设计师去更好的理解和采集用户信息。当设计师面对如何更好的把一个概念转化成一个复杂的产品的时候,不能仅仅用设计的艺术端的思维来理解问题,要结合工程系统、制造系统,传递系统、物流系统,要有能够建立整个链条的理解,才能更好的在源头设计出好的东西传递到消费者手里,呼唤一种跨学科的理解是重中之重。

  非常设计:刚听您的主题分享中,您提到了“管理复杂”的概念,那产品设计中应不应该排除“复杂”?

  李乐飞:复杂是客观的,想排除却又实现不了的,一架飞机结合了机械、电子、软件、液压等非常多的学科,一个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它需要大家团队协作来解决问题,而这种复杂度只能应对不能被简化,面对这种复杂,可以用一些方法和工具进行组织连接,把看似复杂的方面用清晰的逻辑进行梳理,而这种方式不是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而是用能够应对这种复杂度相对应的方法去解决复杂的问题,解决设计和管理的问题。

  非常设计:能不能结合实际案例或者项目,来给我们阐述一下如何做好“管理复杂”?

  李乐飞:之前做过的一个成功案例——物流业的快递转运中心,把它原有的整个体系推倒重新来做,包括硬件设备、管理流程、信息系统等多方面,对布局和人员也进行了重新设计与规划,把所有的要素都按照一个最合理的状态去设计,在没有增加一个人的条件下,处理能力对比之前提升了15倍,最终达到最好的效果。

  非常设计:人工智能时代,设计师的价值是什么?一名优秀的工业设计师要具备哪些能力素质?

  李乐飞:人工智能时代理论上讲应该是让优秀的设计师能够得到更大的支持,而不应该是被取代。如果所做的设计工作是非常简单的设计,就会有可能被取代。而所谓的简单的设计,就是仅仅把一些简单理解的和感兴趣的元素进行组合产生一个设计,一个非常清楚的线性的可以用数学或用计算机的知识语言能够表达的逻辑,就很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在设计中加入更多人的情感和一些本源,非常本源的和人类基因等方面作为关联,很多东西是人们没有办法去用逻辑来描述的时候,短时间之内是不能被计算机所替代的。人工智能现在有一个很火的领域叫情感计算,它可以根据图片、语言文字来识别人的情感,这是它所能做到的,但它做不到怎么去理解,人为什么要产生情感,以及人产生情感之后,用什么样的方式又会去影响他的情感,这些还都是未知的,未来在这方面一定会有质的突破。相对流水线的操作人员来讲,设计是最不容易被颠覆的,因为它直接和人的内心相关。

  非常设计:您作为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在设计教育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

  李乐飞:一直强调系统级的设计和改善,不是做外观的产品设计。这种系统级的设计和改善,清华有一堂非常有趣的课程叫《系统设计与管理》(System design and management),这门课程是教学生怎么用一个系统的思维以及系统的工程里的一些工具和方法来直接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例如跟高铁的合作,尝试在高铁的生产线上,能够用什么样的产品帮助高铁生产得更好。

  今年我们跟冬奥会组委会取得联系,在冬奥会的建设过程中有哪些挑战性的问题是我们能够用系统设计的方法来解决的。让学生们面对真实的问题进行实践,同时将在课堂上教给他们的流程、工具和方法,尝试着把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按照一套逻辑,一套方法论,逐渐的将问题化繁为简,把它变成一个很有趣的产品,或者一个解决方案。每年做得最好的一组学生会去国际系统工程协会的年会上作报告作展示。这门课程和国际最前沿的系统工程的组织进行了直接对接。

  清华和麦肯锡共建的数字化能力中心,把最先进的工业4.0的概念,智能制造的概念,融合起来向人们呈现什么是最好的智能制造,什么是工业4.0最真实的概念。未来我们希望从教育的角度需要去引领的一个趋势,希望把美学、最终产品的设计等看似不相关的工程系统、制造系统、物流系统结合起来。从一个源头的概念,到生产制造到物流到销售,形成一条行业链条。把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整合,将工程系统设计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工业设计美学、心理学整合起来。希望面向创新创业的企业精英,帮助他们理解好的设计是什么,设计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设计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明白设计的重要性,把企业建设成一个有一定品位,能够真正产生原创性产品有水准的企业。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和海外的高校联盟,面向企业精英帮助企业站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非常设计:您对中国设计教育的现状是如何看待的?

  李乐飞:目前,中国设计教育和国外的教育已经是深度融合,清华大学在海外和华盛顿大学、微软、意大利米兰理工、德国亚琛工大都有培养项目的合作,学生可以去校区上课去微软实习,去米兰体验什么是最好的设计。在同一个平台上,信息的沟通和教育方面也在相互的交换思想,之前所谓的信息和认知的障碍期已经过去,现在存在一些经验和传统当中的差异,由于很多人接触不到,所以没有意识到重要性,这恰恰应该是高校包括媒体都应该去共同努力的。要把这种有价值、有引领性的思想传递出去。同样,很多企业的生存状态是还可以小康,但是它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才能够不落后于这个趋势,而且伴随着不断出现的新模式,新的转型升级,有一批企业就很可能会被淘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企业没有企业家精神,没有吃苦耐劳的干劲儿,他们只是缺乏意识、方法和工具的支持,这才是教育应该肩负的责任。

  非常设计:谢谢李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谢谢!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