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实施 保障社会全员出行和融入社会生活

来源: 阅读:(278)评论:(0) 收藏:(0)
4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召开《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宣贯新闻发布会,围绕无障碍设施及环境建设等问题进行解读,并介绍有关情况。
  4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召开《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宣贯新闻发布会,围绕无障碍设施及环境建设等问题进行解读,并介绍有关情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规范》以保障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安全性、便利性、系统性为主要目的,对无障碍通行、服务、信息交流设施建设以及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和维护等作出了较为系统的规定。标准水平得到提升,有关指标与技术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一致。《规范》为工程建设领域全文强制性规范,所有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王玮表示,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型工程建设无障碍标准体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残障人士的切身感受和需求,从无障碍设施、环境建设等方面,明确相关要求,切实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王玮指出,为适应国际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通行规则,按照新时期标准化改革的要求,新型无障碍设施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分为三个层次,《规范》作为顶层全文强制性国家工程规范,是技术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约束力。如果违反强制性工程规范,将依法作出严肃处理。

  无障碍环境是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全体社会成员出行和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保障。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提升社区无障碍建设水平”作为重大工程项目推进。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支持加装电梯等设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

  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中国残联等部门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二是完善并推动落实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三是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一级巡视员邢海峰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以残疾人、老年人家庭生活无障碍、日常出行无障碍、获取信息无障碍为重点,持续推动无障碍环境高质量建设,营造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宜居生活环境。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维权部副主任张东旺说,近些年来,中国残联积极向相关部委反映残疾人无障碍需求,配合推进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顶层设计,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政策和标准,共同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下一步中国残联将继续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贯彻实施好《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组织残疾人参与无障碍体验促进督导工作,加大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力度,推进更多网站和APP进行无障碍改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无障碍意识,加快建设形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更好的方便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据《规范》主要起草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焦舰透露,《规范》创新性地提出了几个“首次”:首次在无障碍国家标准中对无障碍设施进行分类,分类方式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分为无障碍通行设施、服务设施(包含卫生设施)、信息交流设施,并对设施的技术要求分别做出规定;首次在无障碍国家标准中将信息无障碍单设一章,对无障碍标识、网络通信设备、过街音响提示装置等做出规定,保证使用人群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首次规定门不应设门槛和挡块,门口有高差时应以坡度不大于1:10的斜面过渡,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之间应无高差,解决近年群众反映较多的门槛、坡口高差引发安全事故的问题。

  作为一名残疾人士代表,北京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负责人、北京新生命养老助残服务中心主任唐占鑫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快速发展,给她带来的变化,不只是简单的出行方便,而是人生的巨大转变。在她看来,《规范》的实施会让更多残疾人朋友在使用无障碍设施时更加安全。另外,无障碍通行不连贯、无障碍设施被占用、后期维护不到位导致的无法使用的情况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从宣贯培训、审查验收、监督检查等方面抓好《规范》实施,确保《规范》要求得到落实。王玮强调,在加强《规范》的实施监督方面,要建立住建、残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将《规范》的实施监督纳入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工程建设监管工作中,在城市体检、文明城市评估验收、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施工图审查、工程验收等工作中明确提出《规范》实施方面的要求。加强《规范》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通报违法违规行为,并将相关不良信息记入单位和个人诚信档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