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路在西康路和常德路之间的一块老房拆迁工地上,在废墟上留下了不少涂鸦作品。这些作品风格比较统一,它们充分利用了老房拆迁这一主题,也利用了废墟自身的环境,创造出质量相当不
康定路在西康路和常德路之间的一块老房拆迁工地上,在废墟上留下了不少涂鸦作品。这些作品风格比较统一,它们充分利用了老房拆迁这一主题,也利用了废墟自身的环境,创造出质量相当不错的作品。
艺术家充分利用了地面留下的一堆碎砖,塑造了一个怀抱着破碎的老房子的小女孩形象。女孩头上的晕影像梦的世界的阐发,也像巨大的阴影在逼近。不知是巧合还是涂鸦艺术家有意为之,画着女孩右脸的墙壁这里正好有几块凹痕,仿佛是女孩的泪痕,也好像她脸上的伤痕。
仿佛玩具一般的老房子出现在不少幅涂鸦作品中。“梦笔生花”中的小女孩背负的是一幢房子;那个侧卧的女子怀抱的也是一幢房子。房子早已是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的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旁边,钤着一枚“拆”字印(虽然中间那一点已经模糊淡化)。
一个红圈里的“拆”字也已成为当代中国不少艺术家的灵感。它的现实影响当然比艺术作品要沉重得多——它仿佛一个不祥的符印,钤在哪里就意味着哪里的老房子和老街区的毁灭和消失;至于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命运,大概也已呈现出无数悲欢离合的活剧了吧。下面这幅作品几乎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看上去仿佛儿童画一般的造型,但是在那三个主要的卡通形象上都盖有红色的“拆”字印,这形象让人联想到黥面的刑人,抑或是盖了检疫图章后的死猪,与卡通形象本身的稚拙可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这“拆”字印到处都是。下面两幅作品中,一个身材颀长的少女在满天的“拆”字印的追逐下,正向一棵大树的树洞逃去。但树洞太小,怎能容纳她的身体呢?仔细看,那些“拆”字其实就是从树上或周围的树上结出的果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命的生长与被“强拆”在这里构成了绝妙的反讽。
在这幅作品中,诗意的力量与冰冷的“拆”字构成了更为直观的冲突。一个小女孩举着她画的老房子,老房子正中间,一个鲜红的“拆”字赫然醒目。“到处皆诗句,随时有物华。”——反讽是否也构成诗意之一种?
这组作品更让人动容。它画在墙角和一扇某种门后头。四个“拆”字仿佛四朵花的花蕊,它们长出许多长长的触手,看起来更像某种机械怪物(就像电影Matrix里面的)。在它们的窥伺下,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蹲守在一扇门的两边,好像在等待着什么,瞻望着什么,又好像在做什么游戏。但门已经拆了,本来“应该”画着他们的面孔的门板消失了,他们的脸再也看不见,他们之间只剩下一个巨大的空洞……
有些作品并不太容易看到,因为它们画在一些已经拆除的房子的内墙上,需要从那些破碎的门洞或窗洞进去,踩过无数的残砖碎瓦才能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