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5-02-02 14:39:13
雀替是一种成熟较晚的中国古建筑的制式和特色构件之一,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宋代称“角替”,清代才改称为“雀替”,并一直沿袭至今。
雀替的发展阶段
雀替的制式成熟较晚,虽于北魏期间已具雏形,在宋代还只是柱上交托兰额的一根拱形横木,所起的装饰作用很小,并不受人注意,直至明代才被广为应用,并且在构图上得到不断的发展,至清时即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构件,大大地丰富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最早期的雀替横向跨度较大,南北朝时其长度占明间面阔的三分之一,朝代愈后其长度亦逐渐缩短,清时雀替的长度则占明间面阔的四分之一。
雀替的制作材料由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其形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产生了一种随着柱间框格而改变的生动形式,轮廓由直线转变为柔和的曲线,由方形变成更为有趣、丰富、自由的多边形。南北朝、宋代早中期和辽代的雀替质朴无华。到宋、辽时候,一些雀替有上下二木构成。宋末和金代的雀替在其下部出现了蝉肚造型,元代的蝉肚造型最繁复,从明至清的蝉肚造型逐渐变简洁,但在底部另加一斗一拱,与此同时,雀替的前端部出现了鹰嘴突样式,鹰嘴突的造型在清代最显著。
雀替的实用和美学功能
从实用角度来说,雀替设置在柱头与梁额交角的地方,一能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还能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此外,雀替还可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不过,雀替虽然是由基于力学原理演变而来的构件,不过其後的发展更多是由于美学的原因所促使而产生。
雀替都用油漆或圆雕、浮雕、透雕的方法雕刻,明、清的雀替不仅彩饰,还浮雕卷草和龙等图案,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为常见的美学形式。在千余年的演变中,根据雀替位置和形式的不同,大体上可归纳成为七大类:大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龙门雀替和花牙子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