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在中国农村盖房子的建筑师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5-02-23 14:46:06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建筑师往往都是高学历高薪人士,给人的感觉高高在上,但是有这样一群建筑师,他们为中国的农村建房子。
  建筑师往往都是高学历高薪人士,给人的感觉高高在上,但是有这样一群建筑师,他们为中国的农村建房子。
  “中国当代年轻的建筑师都应该到乡间去,这是最广袤的一片土地和试验场,与商业设计不同,私人住宅比较小,是完成度最高、最自由的一个领域。”佚人营造的创始人王灏说。这位希望能建造100套民宅的建筑师,在过去的4年里,已经和他的团队在江浙乡下建造了十几套私人住宅。对他来说,私人住宅是他的主业,而自家的房子是第一个试验场。
 
  2009年前后,一张宁波乡下的住宅照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栋住宅是彻底城市主义的建筑:它放弃了一般住宅由内而外的设计方式,选择以形态操作为切入点,保留了普通民居的图腾式双坡屋顶,唤起人们对“家”的向往,然而高层没有呈南北水平排布,而是呈正交十字重复叠加,每上一层楼,房屋都扭转90度,与下一层的楼顶相衔接。它突兀的样子在中国乡下实属鹤立鸡群。从2007年起,王灏和他的“佚人营造”在春晓村设计建造了“库宅”(2007-2009年),“砖宅”(2009-2012年)及“柯宅”(2011-2013年)三座民居房,这是他们的起点。
王灏在宁波乡下建造的“库宅”
另一个角度的“库宅”
“砖宅”,这也是王灏的自宅
砖宅
砖宅
 
  不过很快,就有人发现“库宅”和获得过普利策奖的赫尔佐格德梅隆事务所的Vitrahaus十分相似,开始有人指称这房子是“抄袭”。对此王灏回应道,“我们的房子是2007年设计,2008年结构封顶的。有关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的作品,国内最早出现在2008年马卫东先生编的“A+U”杂志上,那时它是全白的外表,杂志表发于2010年初。这是一次不可思议的外表撞衫。两房的构思出发点、比例、材料、结构及内部空间等,也截然不同。”网友“十三楼”曾评价:“这算是砖瓦的完美艺术品了。”也有人感慨:“新农村的房子要是都建成这样,就完美了。”
 
  不得不承认,正是这几幢乡间的住宅“拯救”了他。
 
  生于1978年的王灏算是建筑行业比较年轻的建筑师了,他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和许多年轻建筑师一样,刚毕业的时候,他也选择了在同济设计院上班。07、08年前后,他正是凭借这三栋私宅,进入了大众的视野。这几套房子的设计起源也很简单,按照宁波乡间的传统,子辈要将父亲留下的房子翻新和改造,自家的房子就成了王灏第一个试验场。王灏觉得自己很幸运,也认为“自宅”是他今后难以逾越的高峰。“最初的这三套房子,其实很笨拙,在今天看来也有很多瑕疵。那时我们人手太少,许多细节都没照顾到。但这几套房子拯救了我。正是因为它们,加之经历、性情,我慢慢走上了乡村私宅的设计道路。”
 
  很快,王灏便开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元月,被叫作“佚人营造”,“佚人”是对传统工匠的指称,他们当时的初衷,是希望在无名的状态下,兼用现代与传统建造出作品。工作室并不大,王灏是创始人和主设计师,他聘请了两三位助理,工作室的活动范围在上海和宁波之间,建造活动也围绕着江浙展开。工作室只负责设计,固定的几个工程建筑团队负责建造。
 
  在乡村盖一套房子,全部花费大概在60万-100万间,佚人营造的一般收取总造价的10%作为设计费,包含室内设计的话是15%。一套房子的设计、建筑周期是2年,他们正在以每年2套房子的速度推进,将来的量可能会更大一些。
 
  建筑称得上是一种高级定制,在任何地方想当好一名建筑师都很难,这是几乎是公认的。加之中国的竞标制度不完善、建筑事务所大多是流水线式的生产,年轻的建筑设计师想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构想。而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后,这种自由和此前他在设计院的经历过于不同,以至于他被问到从业心得的时候,他脱口而出“年轻设计师都应该到乡间去”。
 
  一个房子从开始建造到建成,他是一个前前后后会去现场跑50次的人。王灏认为,商品房还是满足普通人低档次的需求,不管是建筑还是设计上,都很不令人满意。好多建筑的环境都是由开发商决定的,这是从利益的角度做出的决定,如布局、绿化、外墙面等等,人们拿到的都是次成品,可以说是比较差的住宅作品,很多人面对房子,又觉得没有选择,其实买开发商的房子,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
 
  “我很幸运,在宁波的乡下,有许多有趣的甲方。你没发现吗,不论是莫言也好,贾平凹也好,真正有趣的人,都多多少少和农村有些关联。”与其他大型的建筑相比,房子更像是业余的建筑。它自发的建造,更基本,紧扣当下的生活,是琐碎的。人们从乡村攫取财富已经快60年了,想要发展农村,最重要的还是知识、人才、财富的回流。在乡下建造房屋,也着实是乡村美化运动的一部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