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造基础一”课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在教学楼里中改造“一立方米”空间,通过设计并亲手制作,完成对微环境的再造。
央美建筑一年级“一立方米改造”实践
一立方米究竟可以做些什么?可以是整齐的收纳空间,可以是舒适的休息座椅,也可以是充满趣味的灯光设计……。2015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造基础一”课程,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在教学楼里中改造“一立方米”空间,通过设计并亲手制作,完成对微环境的再造。
本课题让同学们从功能出发或者从具体的环境出发,进行创作。这需要学生对环境有深入的认识,同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课程总共四周的时间,具体过程为四个步骤:初步构思;深化方案;买材料、加工、初步搭建;完善搭建作品,并最终汇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从课题要求与自己的理念出发,首先进行选址,例如:教室、走廊、电梯口等位置,这些地方是同学们的首选位置。当然,不同的区位环境造就了各具特色的作品,而选址本身即是对环境认知的重要一步。由于这些场地是同学们日常学习或生活空间,因此每一处位置对作品本身也赋予了积极的意义。
课题负责人:刘斯雍,课题组教师:王小红、崔冬晖、虞大鹏、何可人、刘文豹、吴若虎。
刘文豹老师指导了一年级学生中的三个小组。这三个组的同学从草图方案开始推敲修改,对原初概念进行了深刻挖掘,并对作品进行了全面的考量。他们经历了环境认识到方案落实,最终借助自己的双手完成搭建课题。身为大一的同学,他们初次体验了从设计图纸到1:1建造的巨大飞跃,以及设计概念与功能需求的协调统一。
通过这个课题,同学们更加理解了外部环境、内在功能以及对作品的形体与空间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有深刻的体会。同学们对“一立方米空间改造”有了真实的理解。这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大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获得更多宝贵的经验。
作品介绍
1.《1-10》(秦家琛/张仕林/郭晓婧/莫子宇/陈莹)
指导老师:刘文豹
尺寸材料:1.5m*1m*0.55m密度板木板
设计说明:我只有12.03㎡的空间,但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包含着我的许多愿望:与朋友分享快乐,种些花花草草,安放我辛苦画出的图纸,再有一个供我通宵达旦休息的地方......听说,这只需0.75㎡。
我只有12.03立方米的空间
但我想有0.75平方米展示方案
再提供0.99平方米给别人围在一起吐槽
我想有0.45平方米和朋友分享我的成果和喜悦
或许他还能拉近我们的距离
我想有0.11立方米的空间安置我用健康换来的图纸
如何再有0.17立方米给模型找个家就更好了
我想有0.11立方米收纳空间应付小红姐的大扫除
当然还要藏点零食在里头
生命在于生活,我想有0.6平方米种点花花草草
最后,我不想在画图纸的时候通宵达旦,也不想象路易斯康那样睡在地上
最后落个关节炎
我想有1.5平方米可以让我再熬夜的时候小小的休息一下
听说这些只要0.75立方米就能完成
十合一——这就是我们想做的
2.《迭嶂》(周奇/胡佳茵/孙昆仑/宋昀橦/王丁同)
指导老师:刘文豹
尺寸材料:1.5cm欧松板
设计说明:以单元组合形式呼应周边环境,开放拼接的可能性满足人坐,躺,依靠,交流的需求。横向节奏与走廊的流动功能呼应,立面叠加丰富功能,侧面的错位打破了单位对外形的限制。
迭嶂是根据建筑学院九楼天光处的自然光源和走廊休息区的地理位置为基础搭建的。所选取的位置是教学空间中比较宽敞明亮的部分,原本具有倚靠和通过的空间功能,我们的设计是要开发这个地区的更多空间可能性,提供公共场合的坐、躺、倚靠、交谈和阅读的功能,为人们带来全新的空间体验。
出于对原有空间状态的维护和痛彻感的保持,我们选择了平面板件进行折板构件的思路,这样既能形成较为丰富的空间形体以及完成使用上的需求,又能带来耳目一新的空间感受,组成比较美观的空间形体。
通过考虑我们选择了直角梯形构建,通过长边短边的交错配合形成自然的空间转折,使形体在空间上不单一呆板。立面上使用三角形的搭接方式安全稳固。增加作品的强度和韧性,以完成具体使用的目标。
在材料上,我们选择了1.5cm的欧松板,这种材料具有环保和高韧性的特点,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坐、躺等动作。并且,欧松板和太阳光,以及建筑学院晚上的的灯光具有很好的交互效果,暖黄色的作品很有亲和感,容易使人产生想要使用想要了解的感觉。
在搭接方式上,我们选择了角铁和钉枪配合的方式,使作品稳固满足承重需求,因为要有人切身体验感受作品,所以承重和稳定性要有绝对的保证,经过多次实验我们认为这种方式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要求。作品落成后,我们发现,伴随着美院毕业展,来美院观光的游客很多,在看展劳累后,很多人都会选择在我们的作品上休息调整或者拍照留念。总的来说,作品在使用率和感官、空间体验上都基本实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
3.《光律》(童雨佳/黄心依/吴子旸/殷子遷)
指导老师:刘文豹
尺寸材料:4.2m*1.8m*2.5m、牛皮纸管/密度板
设计说明:该设计以光为核心,以管心态本身具有的传导特性为出发点,通过管的错落排列和同步的光装置带来律动的势,光的跟随强调人在行走中的价值,光同时也作为行进的轨迹,是和光的生、灭和再生的对话。
光律,指光与律动,该创意装置是搭建本体和光装置的结合,给通过者独特的行走体验。
装置通过大量管的错落来营造出一种律动的势,当人在其中游走时,装置顶部的光是跟随着行走而同步点亮的,利用管子的高差而导致光在管侧壁上的投射来深化效果,不同的区域会有不同的色温,光也是作为人的在空间漫步时的行进轨迹,给原本单纯的通过空间带来更加有意思的体验。
首先我们是以管状材料为出发点进行思维发散的,我们最后选择了管的传导性,所以为了保证它传导的纯粹性,我们选择了一个轴向的排列。选择牛皮纸质是因为相对其他管材,它便于加工,口径有更多选择,而且视觉效果也更好,密度板的颜色也和它呼应的比较好。
装置搭建原理是,我们一共有800个纸筒原件,尺寸从20cm到2m5的固定的六种尺寸。我们先把每15-20个纸筒分为一个小单元,小单元内部使用胶粘,然后小单元之间的连接使用螺栓、螺丝钉和铁丝固定。然后确定了支撑点的位置,然后从最高的支撑筒开始往四周连接成几个大单元,最后在大单元相互之间固定。这种混合的连接方式是课程时间短和搭建强度的一个折中的处理。
光装置的原理是,地面上铺装的密度板内部有两层锡纸和压簧,当人走上去的时候,三合板里的压簧发生形变,锡纸相接触就会连通电路,电路是沿着最长的纸筒一直往上的,然后就会点亮上方12V的LED灯带,这样灯光就会和行走同步。我们在这个光装置的概念实施上花了很多精力,最终的结果也比较好。
老师点评
评图现场指导教师:刘文豹、韩文强、王威
刘文豹老师
刘文豹老师点评:
这个课题时间并不宽裕。尽管我们在课堂上也讨论过不少问题,但都不够深入,然而同学们能够通过动手搭建来实验或验证这些想法,最后取得成功,这非常好。现在我们来讨论这些作品,我并不想以简单的优或劣来评价每组作品,而是希望引入一些话题。通过这些话题为媒介,我们来讨论或者批判,将会获得更多的启示。
聚落这个视角,虽然与搭建、材料、工艺本身相去甚远,但我认为它是人类空间营造活动的一种本质现象。我们曾经在课堂上讨论的很多想法,其实都可以纳入“聚落营造”这一大的语境之下,尽管在课堂上我没有明确的提出聚落这个词。现在,我想为本组的建造作品做个小结,并试图突出“聚落”这一视角,给本组同学们更多的启发。
1、聚落选址:
营造“聚落”,第一件事就是选址,选择建造地点。选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通常会认为选址主要基于很多被动的因素。但是在“聚落”视野下,居者往往会主动的选择那些理想的生活环境,其实他的脑海中有着特定的空间观念。他的环境观、宇宙观,或者他对空间的朴素理解,深深的影响着他的行为。聚落选址其实就是带着人居环境理想或者是愿景,去寻找适合自身生存的场所。因而,不同民族或文化背景的群体,他们在择地的时候,往往会体现出自己的空间观念。
这三个小组的作品,对环境最敏感的应该是《迭嶂》。它在位置选择、形体组合、光线控制等方面对周边环境的考虑都很深入。《1-10》这个作品,我理解,它与现实的教学空间可能略有脱离,或者说它的环境意识可能抽象一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也是可以成立的,即可以将它视为一种“游牧”状态。因为它的大箱子可以推到任意一个地方,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将内部的装置随意拆卸、组合。它可以随时随地建构一个自己所需要的环境,这也是对环境的一种态度吧。《光律》这个作品,我个人感觉在选择位置上其敏感程度稍微弱一点。也许,它的位置与电路插座有必然关系。在现场,该作品与环境的微妙联系并没有凸显出来,但它提供的独特体验还是有的。
2、聚落的自相似性:
聚落是由个体构成的集群,每一个人、每一栋房屋、每一座院落……这些个体的集合就形成了聚落。不同的民族,个体与个体之间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聚落的房屋也一样,也是非常相似性的。我们对聚落建筑的理解,基本上以此为基础。具体的每座房子可能会有差异,例如有的房子会大一点,而有的则会小一点,但是其总体形态是相似的。因此,我们认为自相似性是聚落建筑的一个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看三组同学的作品。《光律》这个作品,圆形的“筒”是一个基本的要素,其截面形状完全一致,但是圆筒的长度却是随机变化。因此,我们在最终作品中,看到了一种自相似性的共鸣。《迭嶂》这个作品,以平面板材拼合而成了三角形为原型,这个作品在自相似性方面,也比较鲜明。以三角形结构为母体,由于它组合的方式不同,因此作品最终的形态也体现随机的特点。它即在重复,又有变异,也很有趣。《1-10》作品,它在自相似性方面表现不明显。它的各要素的形态,略有点分散,尽管其内部组件还有一点自相似性的特征。箱体内部的有些组件,可以组合可以拆分,从聚落自相似性的角度来看,整体不够凝练。
3、聚落的差异性:
聚落是一种个体的集合,同时也是差异性事物集体展现之舞台,可以说是差异性的互补吧。聚落是一种聚合的概念,除了上面所说的相似性的物体聚拢,也包含一些异质事物并列展现的现象,比如住宅、寺庙、宗祠、寨门等等。生活本身就是丰富与多元的,因此聚落的空间构造也能体现出这一点。这三个作品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差异性集合的意思,但是在表达上都不是很主动,我想,以后可以在这方面可以继续挖掘。
4、聚落的生长性:
聚落带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视角,可能是一种生长过程。聚落应该是一种生长、蔓延的状态。由于人口繁衍,聚落中房子会盖得越来越多;或者当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村民就会陆续搬迁离开,聚落开始衰退。聚落是一个活的状态。我们对聚落的认识,可能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点获得的印象,我们所体验到的,也只是某个时刻。这种生长状态,将聚落定义成了活的有机体。
其实这个概念,在我们这三组作品当中都有所体现。在同学们与作品的互动过程当中,作品的面貌并不是僵化的,它表现的是某一瞬间的状态。例如,《光律》会随着人步伐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照明效果;《迭嶂》为同学提供了不同的活动基址,它的每个“角落”可以自由增添“软件”,可以让同学们随意使用。《1-10》也是一样,它的弹性设计为自身提供了较为灵活的形态。作品在被使用的过程中,近似于一种生长、蔓延的状态,这非常有趣。
5、聚落的“风景再现”:
聚落本身是一种功能性的载体,因为人要在里面劳作、生活、游憩等等。同时,聚落自身或者聚落与周边整体环境一道构成了“风景”。聚落本质上是,原住民空间想像力的物质投影。正是因为原住民的头脑中存在着特定的风景意向,他才会将现实的环境改造成自己理想的风景。因此,聚落其实是一个承载多重意义的平台,除了功能性,它还成为自然中的风景。
这个“风景再现”的概念在《迭嶂》这组作品中体现得较为全面。该作品与廊桥、栏杆结合得很恰当。同时我们从周边看过去,它也不愧为一处景观。当然,《光律》这个作品,也有些风景的意味。
6、聚落得材料与建造:
材料与建造这一方面,是这次课题中同学们关注最少的,也是同学们的弱项。我们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对于实际材料接触得不多,而且对实际动手操作也不是很重视。由于课题时间紧,我们同学也未能在材料与建造方式上做出更深入的研究。我想,这是我们不足的地方,以后还可以多摸索。
从聚落的视角来看,建造聚落的材料与聚落周围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聚落”是上千年人居活动逐渐沉淀下来的,因此聚落的建筑材料、建造工艺与聚落所处的大环境其实融合成了一体。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物质极大的丰富、交通也非常畅通,特别是网购给同学们提供了便利,因而同学们对材料的选择余地很大。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导致,我们选用的材料与本地环境,或者是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
从这六个角度,刘老师对同学们得作品进行了梳理和对比。
韩文强老师
韩文强老师点评: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四周的时间能够做出这样一个作品已经是很不错了。这个课题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以往的学校教育里面,主要强调从概念到图纸再到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没有真正强调‘如何完成作品’。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家具,但它也是建造!其实空间设计这个学科,它的本质是关于如何去建造,但是在学校里面,很多时候我们都学不到。只有当你用真实的材料做出一个作品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的设计。在学校里做1:100或者1:50的模型,但是如果真的把模型做成1:1,变成一个大的建筑,或者是一个空间,它所需要的细节和对于建造的理解会有很多。通过加工制作,通过试错,会获得很多在画图中得不到的东西,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从聚落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前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引伸。实际上,聚落的问题仍然是空间的问题。聚落是一个在自然环境下,人造活动所组成的集群,它更能反应一些空间集成的问题。
这个课题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建造。空间设计很复杂,需要学习很多的知识。建造也可以产生非常丰富的想法,因为建造首先跟材料有关,跟材料的加工方式有关,与材料的连接方式和结构方式有关,所以会形成很多复杂的形式。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一步都是创意。从建造层面去理解一个空间是如何生成的,比从一个纯形式的角度去讲会丰富很多,可以思考的内容也有很多。因为课题时间比较短,同学们的弱项在于,缺乏对这些材料和对材料的建造工艺以及加工方式的了解。
大到一个建筑,小到一个家具,都是与人有关的。但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讲,他们很缺乏对人的关注,有时候就会脱离人体尺度去想一些美好的事情。但这些美可能都是假的。所以在这个课题里希望同学们提交的东西,或者是同学们视频里所呈现出的东西,这些都是自己能够感受得到的。
做房子是为了什么?除了建造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是要将材料自身的特性很好的反映在外面。在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关系就是自然。所有的设计,材料来自于自然,然后通过一些手段合成,成为了一些新的材料,这是一种自然。第二种自然是你营造了一个环境,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一个自然的状态,这是一种人造的自然。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概念的原型可能也是来自于我们对自然的观察。因为自然当中的有些东西远远超出了我们脑子里面想的那些枯竭的形式,它有更丰富更复杂更美的东西,当你真的用心去看这些东西的时候,在设计的过程里多琢磨多想,相信可以得到一些更有意义的概念设计。
王威老师
王威老师点评:
首先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有乐趣。在做的过程中,大家交流沟通,也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过程,这是一种体验式教学。同学自己动手去做,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问题,然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去解决。因为每个同学遇到的、想到的都不一样,可以根据他们的问题进行区别引导。对于学生来讲,体验式教学和理论教学是不一样的,在体验中、实践中找到他们的问题所在,这会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1-10》这个作品看上去是很平常的一个方盒子,但是拆出了大家的很多想法,任何一个想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可爱、很有闪光点,他们更关注的是一种实用性,是去解决一些问题。
《迭嶂》是一个很傲娇的设计,介绍作品的同学也有非常好的设计直觉。这组作品更像是一个家具,作品本身很炫很漂亮,选址的时候也找了一个很炫的地方,摆在那里与走廊光线产生一定的关系,有一种“锦上添花”的感觉。
《光律》这组作品同学们做的非常顽强,虽然在做的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很多难处,但最后还是非常顺利的完成了作品。它更接近于一种体验式的景观,所以它所遇到的问题和所营造的环境是不一样的,还涉及到电路,将很多的管连接接电,对于一年级的同学能够做到这样已经很难得了,相信他们在此过程中获得的收获肯定也特别多。
学生代表感言:
设计起源于敢想,开始于敢做,精妙于技术,终止于完成。
——秦家琛
集思广益才能完备,细节丰富才会感人,设计落地才有生命。
——周奇
不仅学会了在困难中急中生智,不轻言放弃,还体会到团队精神、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童羽佳
评图教师与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