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京城旧事,回味老北京民俗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5-08-12 12:01:08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北京建都八百多年来,以皇城为背景,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首都博物馆“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展出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年间,百年来胡同里老北京人家的习俗。
  北京建都八百多年来,以皇城为背景,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遍布京城纵横交错的胡同里世世代代生活着咱北京的百姓,首都博物馆“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从嫁娶、生子、祝寿、过年几个方面展出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年间,百年来胡同里老北京人家的习俗。   婚嫁
  结婚是人生大事之一,自古一理儿,它标志着一个人进入建立个体家庭、发展家族的重要阶段。老北京人将求个“礼”字,婚礼自然免不了有一套古老相传的繁琐礼仪。   聘礼   我国古代成婚有聘礼一说。聘礼,即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送彩礼往女家,表明聘定女方为妻。虽还未行婚礼,但女方名分已定,实际上夫妻关系已经确立。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聘”是婚礼前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那么问题来了,聘礼都有些什么讲究呢?
 
  鹅笼,清↓
  聘礼中用来装鹅的笼子,单双均可,鹅以胭脂染羽。古代聘礼中有大雁,认为雁南北往来守时守节,以劝诫男女不违婚时。又因大雁飞行有序,以作为女子婚后在家 族中“分大小”排长幼尊卑的象征。大雁是一种特殊的礼物,它具有劝示、教化的功能,所以聘礼当中以“奠雁”为重,后用鹅来代替。   双喜瓷罐,清↓
  作为酒海用,送礼时与鹅笼并列,内装酒坛与鹅笼数量相同。民国后也用洋酒瓶代替,一抬装2~4瓶。   针线用品,民国↓
  旧时要求女人上炕一把剪子(会做针线活);下炕一把铲子(会做饭菜)。女子针线活儿做得如何,也是衡量女子手艺、今后能否会过日子的一种标准。   竹编漆盒,清↓
  柴木锡里冰箱,清↓
 
  陪嫁   女方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一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中等人家陪嫁一般为24抬、32抬,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   双面绣绣花卉汗巾,清↓
  绣花小件,清↓
  绣花兜肚,清↓
  五彩丝吉祥绣花挂件,清↓
  荷包,民国↓
  荷包是一种传统的服装配饰,一种随身携带的小口袋,多用来盛放香料、散碎银钱、烟草、钥匙之类的物品。另有一种对子荷包,是男女定情的信物。此外,它还是馈赠、祈福的祥瑞物品。   珊瑚头饰,清↓
  镀银餐具架,民国↓
  烧蓝烟缸,民国↓
  八仙花卉金镯,清↓
  结亲   花轿仪仗,民国↓
  新郎、新娘在结婚当天于婚礼举行前的清晨,在各自的家中都要“上头”,即挑选有福气的老者为之梳头,同时说一些吉利话。新娘还要“开脸儿”。老北京人的规矩:不论贫富贵贱,新婚必须用轿子迎娶,叫“正娶”。   平金绣花披肩,民国↓
  红色绣花盖头,民国↓
  对襟礼服,清↓
  瓜皮帽,民国↓
  龙凤绣花鞋,民国↓
  铜火盆,清↓
  铜火盆摆放在新郎家门口,花轿到门口,撤去轿杆,由轿夫手提花轿,从火盆上抬过去才能进门。跨火盆是为了辟邪器,祈求吉祥,名为“勋煞”。   马鞍,民国↓
  经过“跨火盆”,落轿处放一普通马鞍,新娘下轿由上跨过,踏上红地毯,接“倒毡”,直至喜桌前。   弓箭,民国↓
  新娘下轿后,由新郎官象征性地射三箭,称“桃花女破周公”,也称“射煞”。   洞房花烛夜   新人入洞房,坐帐时行“撒床礼”,由娶亲太太主持,手持桂圆、荔枝、栗子、花生、红枣往床上撒,求取吉利。
  金属酒杯,民国↓
  柯达照相机,民国↓
  三菱牌电扇,民国↓
  金漆皮枕头匣,清↓
  枕头匣是用来存放贵重物品的特殊储物器,侧面的小抽屉可以用来盛放首饰等物。   添丁   古时家庭以生子为大事,儿女双全福寿康宁,什么时候家里添了丁、进了口是件大喜事儿。孩子的出生代表着血脉的延续和家族的兴旺,人的一生也从其诞生开始进入家庭和社会。   求子   麒麟送字,民国↓  
  已婚妇女未孕前,民间有种种期盼怀孕得子的习俗,公婆丈夫,还有媳妇自己,各自实行着各式各样的求子办法和仪式。   麒麟送子年画印版,清↓ 
  洗三   孩子出生三天时,家庭要举行“洗三”礼,意在洗去婴儿前世的污垢。洗祈祷今生的平安吉祥。洗三由收生姥姥进行,在礼仪之外,洗三还具备结生防病的实际作用。   福禄祯祥铜面盆,民国↓
  儿童虎头帽,民国↓
  小孩儿戴的第一顶帽子,男孩多是虎头帽,祝愿他虎头虎脑,茁壮成长。女孩则多是莲花瓣帽,祝愿她貌似莲花。   儿童虎头鞋,清↓
  北京讲究“姑家送鞋,姨家送袜”的习俗。孩子穿的第一双鞋多是虎头或猫头鞋,上边必须是有眼睛的,意为引导小孩看图识路,不摔着碰着。   满月和百日   满月和百日是婴儿出生后家庭隆重庆祝的利益。此时产妇已出“月子”,不再有禁忌,因此一般多请亲朋好友来祝贺。办酒席,染红蛋,祭祖,增添喜庆热闹气氛。   百家衣↓
  把从街坊领居、亲朋好友那里要的各式各色的碎布头拼接成一身衣服,成为“百家衣”。寄寓着孩子能茁壮成长的希望。   男(女)孩形象围嘴,清↓
  长命百岁锁,民国↓
  红木抓周盘,民国↓
  周岁生日可以看做是小孩出生后的第一个节日。这一天会特别举行“抓周”仪式。在小孩面前放上小刀、小算盘、针线包、笔墨、书本等物品,让孩子抓取,测一测孩子的前途和将来会从事的职业。   新年   新年对中国人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一年忙到头,不管在哪里总想着赶回家里和家人团聚。一个“年”字,勾着多少中国人的魂。   祭灶   最早称为“纪灶”,纪念发明用火熟食的人。后来演变为祭灶,到近代形成了“糖瓜祭灶”的民间风俗。   金漆财神位、金漆灶神位,清↓
  蜡烛台,民国↓
  压岁钱,民国↓
  接神仪式完毕,全家进行团拜,先给老祖宗磕头拜年,然后小辈们给长辈们拜年,说一些祝愿的吉祥话。长辈们照例要给未成年的小辈们压岁钱,岁为“祟”的谐音。   面人:过年风俗场景↓
  铜九音锣,清↓
  做寿   中国人讲究孝道,尊老敬老。清末民初民间盛行办寿的风俗,一般指晚辈给长辈祝寿时举办的家庭庆祝活动。北京人做寿多是办整生日,且有“庆九不庆十”的说法。
  五彩福禄寿三星,清↓
  鸟笼挂钩,清↓
  眼镜盒,清↓
  水晶眼镜,清↓
  龙首簪,清↓
  珐琅鹤,民国↓
  回文珐琅瓶,回文香炉,清↓
  老北京还有很多有趣的民俗,那个时代虽然已经远离我们,但这些习俗有的仍然留传下来,在某些特定的时候,仍然泛着浓浓的中国味儿。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