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聚焦

非常聚焦丨洪再生:宜居之都与宜人之城的打造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5-12-09 10:56:46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12月5日,由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发起并主办的《宜居之都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学术论坛正式开讲。
  在北京市科协的支持下,由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发起并主办,北京悉溪环宇建筑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宜居之都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学术论坛,于2015年12月5日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泽生报告厅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国建筑学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并吸引了来自北京乃至全国各地的建筑师、学生百余人,其中包括多位第十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多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的精彩分享,引发了台下学界同仁的共鸣与热议,现场气氛尤为热烈。非常设计师网进行了全程报道。以下是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洪再生先生分享的《宜居之都与宜人之城的打造》。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洪再生
  宜居城市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与中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密切相关的,五年前上海举办了中国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给我们留下很好的印象。五年之后,我们的城市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呢?首先要把城市打造成宜居之都,从环境上是适宜我们生活的。另外,无论是宜居、宜业、宜游,关键在城市生活的人,把城市打造成宜人之城,尺度上要比较宜人,同时要适于在这里创业和发展,与我们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有很大的关联,城市会让我们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不会是过去的新常态之前大面积的扩张、粗放的发展方式,在新常态之下建筑回归和城市的回归最终是要回归到生活本身,不会再建设那样的建筑成为城市负成果的东西,包括城市建设也不会是超大尺度,超过我们经济发展规律的建设,一切以人们生活品质探讨建设的建筑和城市的回归,主旨应当回到生活本身。
 
  在一个月前,天津大学举办了建筑学专业学科委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科委和风景园林这三个大的学科委所有的专家齐聚天津大学,探讨究竟怎样做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一夜之间开始成为大家都来瞩目的新领域,这个领域并不新,大伙再斟酌究竟哪个专业会成为城市设计真正的领头羊和领导者呢?城市设计应当是多专业共同的事业,城市设计里面肯定离不开建筑,建筑关注的是建筑的形态和尺度,包括建筑的意向,这是建筑当中不可或缺的。城市规划会从城市的结构,包括开放空间探讨在城市设计当中究竟要怎么样做。风景园林从生活的方式和生活的环境本身的塑造来讲,在城市设计里面也会发挥它重要的作用。   城市设计进入中国之后,也曾经有很多的起起伏伏,比方说城市设计从刚开始大家认识不到应当成为城市规划各个阶段当中对应的很重要的内容,现在开始变成各个专业要来争抢在城市设计当中发挥的作用。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城市设计本身,让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包括建筑设计本身能够找到非常好的对话平台展开城市设计工作,各个专业在里面都来共同发挥作用,如果是这样的话,就避免了过去对城市设计片面的理解。   以日本为例,日本无论是在关注城市风貌和景观,京都还是后面的大阪、神户以及东京这些城市,他们所做的城市设计都是希望构建对话的平台,让我们的城市管理者、城市的设计师和市民能够有一个共同对话的语境,最后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把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建筑实体的设计本身达成互相协调的、互相发表自己的意愿,能够体现公共意识设计路径,相信我们的城市设计随着领导高度重视,在城市发展当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在过程当中,各专业之间共同努力,才会使我们的城市设计和我们现在城市的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有一个非常好的对接。
 
  建筑的回归本身,如果说到建筑回归的话,目前出现的设计归纳成笼统或者概率归为两个不同的追求,一种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做很多追求高大、绚丽、张扬的做法,我们可以称之为设计表现派,但是设计表现派随习总书记发表的讲话,随着经济进入新的常态,随着各地政府、行政部门在经济建设过程当中开始发现大量贷款带动所谓城市的发展,做一些所谓地标性的建筑和自己最初的愿望相距甚远,设计的表现派在中国各个大城市,各个主要的区域呈现终结的态势。设计的生活派出现,它的登场会追求建筑舒适、精致和品味,当然包括中国的很多自己的文化元素追求,不是简单对元素的套用,更多和现代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敬仰能够找到很好的契合点。
 
  城市的回归由过去简单进行旧城的改造,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有机更新的理论,因为有机更新是对单一片面进行旧城改造的提升,也是对我们现在来讲非常有指导性的理论,进入到更新的层次,就是和谐共生的层次。因为对城市规划来说,我们做了粗略的归纳,中国城市规划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只是作为技术文件存在的,所以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技术文件变得非常无力,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有一个说法叫规划规划,墙上挂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包括俞正声部长、汪光焘部长领导们的努力,包括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城市规划开始变成和公共政策有机衔接,或者成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所以对复杂的问题,经济问题等各方面起到比较好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包括进一步发展之后,中国规划应当进入第三个境界,这个境界就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境界体现的就是中庸、和谐,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把政府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和公众的利益能够寻求到很好的平衡点,旧城的改造、城市的回归也是伴着这种思路,由过去政府主导单一旧城改造变成有机更新,能够做一个很好的衔接,但是再进一步的发展要达到和谐共生的境界,我们城市的生长方式会慢慢转变,我们的多种价值观并存,作为整个城市的回归,无论做得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探讨的是多种维度的探讨,而不是单一维度的。
 
  我曾经对一个城市做了城市规划的建议,在论坛上提了三点,现在的城市发展作为空间发展的战略规划最重要的一点要通过研究得出精准的定位,现在往往是在定位的研究上投入不够,城市设计规划在前面做定位研究的时候,可能有的会偏于笼统,似是而非,如果我们有一个精准的定位,对城市的发展肯定是非常有意义的。   精明的发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陆陆续续传入到中国,但是我们在精美发展这块一直关注还很不够,我们以为我们有很强大的经济力量支撑做非常夸张、非常张扬的事情,但是事实上精明发展肯定是今后要走必经之路。通过精明发展要实现的是打造精致的生活。城市谈到吸引各地人口进入的时候说得非常乐观,由现在的几十万人发展到上百万人,为什么吸引这些人到你这儿来,重要的一点,必须要打造精致的生活,才能让人民愿意到你这儿来成为优秀的市民。   应当说在新常态之下,开始到了可以实现建筑师、规划师和工程师共同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在19世纪的时候著名的学者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的理论,他所提出关于共生的产业,工业、农业、花园、教育、医疗,和谐的尺度,三到五个平方公里,三万人舒适的生活,这些都会成为新常态下追求的梦想。这个时候这个梦想是可以在我们那儿实现的。   案例分享
  瑞典哈马碧新城没有张扬的建筑,却是有品质的生活,哈马碧新城面积有多大呢?只有2个平方公里,204公顷,如果把水面抛去的话只有1.71个平方公里。
  作为北欧哈马碧新城十多年时间打造只有2个平方公里,考虑的到的是容纳11000套单元房,提供26000名居民居住,同时提供10000个工作岗位,这就是城市,是宜人之城。
  在这个地方原来也是一个破败非法运行的工业港口,建成之后非常舒适宜人,形成北欧建筑风貌,形成景观和水环境的结合,这里面没有特别张扬人工的东西,建筑本身采用建筑的风格,因为尺度控制得比较好,绝不让你觉得住在这里面眼花心乱,过于张扬。高级的公共交通体系也是现在城市舒适生活当中必须要追求的,现在以私家车为主,这样的城市结构各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破坏。在他们出现很重要的新的共有的汽车团体,350位成员拥有25辆汽车,北欧是汽车发源地之一,以发展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贴近文化的生活,休闲与文化,和各个城市看到特别张扬的、夸张的造型是不一样的。
  怎样把非常好的资源条件利用起来呢?哈马碧滑雪场和绿地系统紧密结合起来,是通过两个自然生态式的天桥,把自然的生态区和城市绿地做了非常好的结合,用了整合式环境的方案,包括对废水的处理、能源的利用和垃圾处理,所有的垃圾95%是进行充分回收的,这是我们将来精致生活必须要追求的东西。
  邯郸串城街,我们希望在里面摒弃高大、追求精致。中间低的是作为规划的区域,后面高楼是已有的现状。在10.86公顷历史街区里面分为了核心保护区一公顷左右,有一些定为市级文物单位,包括进行引导控制和更新协调区域,通过串城街南端试图拯救,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命运,因为没有任何的地上依存,北面都拆掉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市场化的研究方法充分发挥历史街区硬件的因素包括重点打造软件。邯郸文化传承历史基因,打造复合型的历史文化街区。
  设计和规划是万能,没有非常好的策划研究是万万不能,原来的出发点需要通过策划研究深入做,我们希望能够把它做一个老邯郸历史风情活态城市博物馆,包括提升城市的消费活力,包括打造具有邯郸传统特色居住空间。而不是像改造很多历史街区最终变成可以看的街区,不能生活,不能在这里面发展。我们把方案生成做了保护引导更新三个层级的规划手段完善我们的方案。延续高门楼、甩袖房的历史特征,把具有较强的历史感的旧建筑进行保护延伸,邯郸在中国的文化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1500个成语都与邯郸有关。战国时期,三国时代都有很大的影响。包括保留在现代城市结构里面似乎是不合理的斜街口,城墙记忆也是邯郸历史当中非常重要的方面继续在新的建筑当中能够延伸传承获得重生。基于保护和利用实现有机更新,能够传承文化,体现城市的成长。通过宜居宜人和谐共生,创造城市的活力,创造发展的动力,所以希望我们建成十公顷街区,最终可以在那儿生活和居住,可以在那儿旅游、体验,变得非常有活力的新的街区。   我们希望宜居之都和宜人之城的打造,通过创新我们的理念,创新我们的设计方法实现达到回归生活的目的。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