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2 15:39:17
很多人会用这样一些词汇描述他所看到的深圳社会图景:商家唯利是图,民众想方设法赚钱,孩子学习为了出人头地,家长监督纯属急功近利,文化创意不过是装门面……由此,给这座城市自定义下一个标签——— 这是一个被成功学笼罩的城市,这个城市的前进全都是缘于金钱与欲望所产生的原始动力。说简单明白点,这里就是城市中的“土豪”。
事实上,或许并不如此。在密不透风的庸俗市侩之下,在令人心寒的漠然人际之后,这个城市还存在着一些人与一些机构,他们用一种堂吉诃德似的疯狂与不识时务去捍卫自己的理想。他们让这座城市看起来更美好、更人文。
1.接纳度、是否顾及他人及多元化都可定义一个城市的人文
深圳究竟是不是一个人文城市?它的人文究竟是呈现在一个怎样的状态?在物质已经极度膨胀的当下,未来城市人文发展又该何去何从?
龙应台曾经在她的一个专栏里这样写过,“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怎么从卖菜的小贩手里接过找来的零钱?……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
正如她所说,一个城市的人文亦是如此。每个人在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自己所处的这座城市,或许才是我们定义城市人文的标准。
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院长高海燕认为,城市人文主要来自城市中主要人群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独特性。例如,观念、行为模式、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他看来,一个城市的接纳度如何,是否靠经验,是否会墨守成规,是否会对新事物有抗拒感,是衡量这个城市是否具有人文性的关键。此外,是否顾及他人、是否具有多元的社会关系亦是衡量的标准。“顾及他人并不是雷锋的概念,而是是否考虑别人的感受与需求,一个商业城市一定是顾及他人的,城市中的文化是通过多元的社会关系传递的。人与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价值判断下的社会关系,包括同性恋、性别关系、利益关系等等,这就是一种人文的社会关系。”高海燕说,“而有多少图书馆、大专院校、知识性人口只是人文城市的工具属性。”
2 .检阅城市是否人文的方式就是看人们愿不愿意在城市中停留
在高海燕看来,深圳整个城市的接纳度很高,有多元与宽松的社会关系,普遍对存在感与创造性有追求,是比较人文的城市,“但是它存在着强烈的单一性,这种单一不是在排斥什么,而是价值取向过度一致化。城市生活的交易目标与交易感太强烈。”
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学教授于长江认为,一个人文城市就是能够让每一个个人舒服———视觉上、情感上、心理上。在他看来,我们现在很多时候,对于人文城市的追逐中,着力点“搞反”了。“大量地建设很多建筑、活动中心,这一点都不人文,整个社会气氛、组织方式不是人文的,修建再多的建筑没有一点作用。这些建筑只能是人文城市的结果。”于长江说,“我们一提到文化创意就总是冲着赚钱去,这样就不是人文了,而是产业了。只有没有方向感的、随意流露的才是人文。还有,我们一提到艺术就冲着专业化去,冲着高雅去,这也是与人文背道而驰的。”
在他看来,实际上检阅一个地方人文不人文最好的方式,就是看人们的感受,看人们愿不愿意停留在这个城市之中。
现在,正是深圳从土豪城市向人文城市转型的十字街头。它的草根性、开放性、多元性让新思潮、新的生活方式不断涌现。它在于已经存在的那些固有价值观在纠缠,在对抗,有时候也在相互影响。这些已经在人文方面于全国领先的机构与事件,正在以其切身的实践探索着对于城市更美好的想象。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