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明星建筑师,马岩松已回答过太多的媒体提问,从个人奋斗的甘苦谈到专业领域的设计理念,从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到没有灵魂的城市该如何给人以归宿感。
如果说梦露大厦唤起了大城市里人们对自然的憧憬,让人在高层建筑上也能时刻感受到阳光的温度与风的力量,那么“北京2050”则是他对这个城市在美好愿景中的改造。在这个设计中,他以覆盖着绿色植物的天安门广场、在CBD上空飘浮着的空中之城、以及水滴般散落老北京胡同中的金属泡泡,来描绘三个关于城市的梦想——属于公民瞻仰的广场变为属于居民参与的城市空间,在高密度城市中实现自由连接,在不影响原有建筑形态与结构的基础上保护北京传统的城市肌理。 2009年,关于胡同泡泡的实践已出现在北兵马司胡同32号小院中,这个金属感十足的圆润物体,为原有的四合院提供了一个公共卫生间和一段通上楼顶平台的楼梯,改造老城腹地的居民生活,试图挽救势不可挡的拆迁与消亡。 同样在四合院中长大,马岩松认为:四合院的核心是家庭生活,是邻里关系,是成片的布局与老北京骨子里相互关照的精气神;而如今比胡同改造问题更严峻的,则是席卷而来的城市化,是被大规模相似建筑的复制与扩张所磨灭的城市个性。在这样表面光鲜精神灰暗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建筑承载不了人性,人的自尊愈发没有着落。“我认为建筑是应该有精神性的,尊严也不是别人给的。作为建筑师我也要与政府和开发商打交道,但每个建筑师都不该以此为理由成为城市的刽子手。” 去年,“山水城市”这一概念在京城的实践,已落实开工在朝阳公园南门的中央公园广场项目上。这个办公商业综合体将建筑、景观与城市紧密结合,马岩松希望它能成为一个跟自然对话的城市建筑。如今京城之内,已没有哪栋建筑能够唤起他的情感共鸣,面对记忆中不可挽回的北京城,他仍认为人们应对这个城市保有信念。“对精神上的追求造就了城市之美,现代城市的美与不美单单只是建立在建筑之上的,没法达到参与感与精神上的愉悦层面……建筑要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它应该是开放的,不单只是说没有围墙这种空间上的开放,它应该成为这个城市中城市生活的发生地。”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