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2 15:09:47
“美丽乡村不能照葫芦画瓢,最终像过去长期存在的‘千城一面’一样,出现‘千村一面’。”市领导说。
“‘千城一面’是中国城市之殇。”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京祥说,“这轮新型城镇化一定要从规划就开始,彰显每个镇村骨子里的特色。”
农民口碑融入城市设计
在市规划局,记者看到了新鲜出炉的《江宁横溪街道特色资源名录》。这部1000多页的“大块头”是规划部门历时一年,在横溪进行南京市农村地区特色资源普查试点的成果。
最终的132项特色资源名录中,有87个是首次被发现和认定。村民们为记者回忆了这次与众不同的调查——以村为单位开座谈会,让村民说一说啥是村里最有特色的东西。不论大小、不论古今、只论特色。
甘泉湖村的红星水库、西阳村的船娘舞、安民村的水稻和西甜瓜、石塘村村口的牌楼,还有小丹阳人祖祖辈辈爱吃的羊肉面,就这样从农民的口碑中一跃登上了“大雅之堂”。
“我们规划的新市镇,要是农民欢迎的新市镇。谁会比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更知道本地的特色呢?”市规划局城乡统筹处处长王耀南说,通过这次普查可以看出,南京农村地区特色资源囊括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风民俗、乡村特色产业和原始空间形态等当地代表性的特征。
下一步,这些特色资源将在新市镇和新社区的规划中彰显出来,并借助城市设计直观地展示在公众面前。市农工委副书记时新峰向记者证实,今年试点街镇的城市设计模型将完成。届时每个街镇的特色会一目了然,该建设怎样的新市镇,官员心中有数,百姓也看得懂。
分类考核引导特色规划
城镇化进程到了哪里,规划必然延伸到哪里。2010年,南京在全国较早提出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战略思路,筹谋建立主城—副城—新城—新市镇—新社区的新型五级城镇结构。五级结构中,新市镇新社区成为这轮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
在大规模镇村合并、土地整理过程中,新市镇、新社区要保留什么、更新什么、提升什么、彰显什么、发展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摆在规划师面前。新市镇新社区规划远非“把城市缩小搬到镇上”那么简单。
“复杂就在于南京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王耀南说,城镇化进程中,南京的市情与苏南不同。在县域经济强大的苏南地区,工业化主导了城镇化的进程。一个通常的模式是规划建设一个开发区,招徕制造业项目,然后园区代替村庄,农民变为工人。而南京县域经济相对薄弱,大城市之外就是大农村,工业化程度低,生态本底和文化特色却保留完整。
南京有100万亩高标准粮田、100万亩经济林果、100万亩高效养殖和50万亩标准化菜地,这些谁都不能动。此外,64万农户中还有相当部分的意愿是留在农村。走苏南的模式肯定不行。
张京祥也在关注南京在新一轮城镇化中怎么走。他认为,2011年开始实施的郊县街镇分类考核是关键的战略之举。“分类考核的价值就在于明白告诉官员,什么是特色哪些是优质资源,你就发展什么,而不是工业这一条路。这个问题通了,新型城镇化就一通百通。”
镇村规划补齐南京短腿
有特色,新市镇新社区才有灵魂。文化、生态、特色产业被注入新的镇村规划,在南京规划的版图上,正在“蝶变”出一个个特色鲜明的新市镇和新社区。
截至2012年底,全市已经完成涉农镇街总体规划40项,新市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42项、新社区规划607项。
从去年11月开始,南京又启动了美丽乡村示范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到2015年,将建成160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占市域面积的近四分之一。
“在规划领域,如果把南京比作一个人,过去城市规划这条腿正常,但镇村规划这条腿短。这轮城乡统筹把村镇规划这条腿拉长了,和另一条腿一样长。腿拉长了但是还是细的,下面就是要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实施,让这条细腿长粗,这样我们南京才真正成为完整健全的人。这也是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王耀南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