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2 15:09:47
非常设计师网:难道不是节省了空间吗?
王刚:高层建筑的最初衷确实是为了节省空间,那么在达到一定时期之后,这个事情从手段就变成目的了。在最近几十年之内,不管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尤其是在亚太地区、亚洲地区,90%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出发点,并不是基于提高城市的效率和解决功能问题,而是出于心理需要。有几个词可以来注解这个事情,但里边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虚荣心”,投资方也好,从政府的角度也好,还是从整个社会相关的一些层面,比如说跟这个规划、土地
各个方面都有关系。更多的时候是希望在这儿能够表达出“我有足够的实力,我有这种实力才能建起这种高楼,我有这种足够的财力能建起这种超高层……”大家更多是出于这么一个考虑。
那么比如说在咱们中国上海的浦东,那是超高层在中国最集中的地方。它不像香港,香港的真正城区的面积可能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西城加一个宣武,就是现在新的西城区的范围,或者最多咱们把它外延放大一点,也就相当于二环内。北京二环内这么大一个面积,它集中了固定人口七百万,加上流动人口大概一千三四百万。这么一个高密度的人群在这里居住生活,香港是真的是没办法,所以它发展任何一个超高层,我认为都是有足够的道理。它是更多是出于城市的发展、城市的需要、人的需要,而导致的这么一种结果。目的还是比较纯洁的。
那么比如说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发展超高层,上海这样的城市大力地发展超高层,我认为没那么大的必要。首先土地并没有像香港那么稀缺,人口密度也没有那么大。它取决于人口密度和它的这种功能的密集性、城市功能的密集性,但是浦东现在也是人满为患,而且它并没有可浪费的空间,基本上都是满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浦东现在的城市的格局和它现在城市的状态并不是很健康。大家已经发现,浦东是作为上海的一个延续,它是一个新的跳板,作为新的城市的扩展,它应该是具备一个新城的非常有机、非常健康、非常科学的一种城市的状态,但是现在我们看不到。我们看到陆家嘴,我们看到世纪广场周围所有的从城市规划导致了一个城市的一种病态的状态,现在是非常明显的就能看到。
非常设计师网:你说的对,在最近的二十年左右的发展过程中,实际上产生了非常多的错误,所以导致现在城市一种并不是非常良性的状态。因为我听说你对这个建筑上对城市规划设计这一块也是很有研究的,你觉得在中国哪些城市做的好呢?
王刚:说到城市的问题,其实也是我现在在这个年龄段的时候最关注的问题。其实对这个城市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是有很多因素的。首先是政策,说到这个话题可能比较敏感,在一个专业人士看来,可能看的会比较深看的比较透,那么能看清楚的话每个国家城市的发展首先就是城市。首先表现出是一个国家在政策方面具体的状态,所导致的这个城市的一个形态。简单说中国,咱们能看到一个城市的基本属性与状态,基本上甭管是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大多数城市包括县城,都发现一个状态,里边最重要的部分都是市政府广场,最宏伟最热闹的地方往往是火车站,或者是交通枢纽,比如说码头,像大连、青岛,它的港口码头形成了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结点。但这个我倒觉得很正常,那么你这个政府的一个核心位置作为城市的中心和核心这个实际上并不是很科学,这个事情它会导致什么呢?如果是以政府为核心,比如说公、检、法政府为核心,它形成一个放大的,包括市民广场都是属于叫市政府广场,然后以它来展开旁边的商业中心、文教中心、工业中心,然后金融中心……各个方面都围绕着这个政府这个核心来展开,这样实际上就带来一个城市的一些问题,这个城市没有办法进行多极化发展。
城市的发展其实要朝一个多极化方向去发展才是真正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一条道路就是工业文明的时候。早期工业文明的时候,可以有一个核心就够了,比如说像英国这个伦敦当时发展就是这个状态,包括纽约。它一个核心就可以,然后可以辐射出很多点。早期工业文明的一种城市的状态是没问题的,它是可以形成一种健康的状态、有效的状态,但是现在已经上升到一个信息化社会的一种状态,这种环境和这种氛围下它导致城市最健康或者最有效的方式是多极化发展,换句话是多中心。简单说就跟电脑主板一样,各自有各自的功能。信息化社会联系非常方便,不需要我们要走路过去或者开车过去、坐地铁过去,我们通过网络、通过电话等很多方式交互,它就可以产生多极化中心。这种多极化中心也恰恰又适合现在全球的城市化进程,因为现在城市化进程是代表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的指标,在城市化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单极、单点、单级化和多极化,它产生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北京是什么呢?只有一个中心,它没有多极化,所以导致这个城市是一种很病态的状态。这种状态和现在的多极化、信息化社会、和城市化发展的这种高速度不相匹配,所以这个问题是显现在这。多极化的分类的标准是多个城市组合在一起的一个城市集群,它同时可以构成一个城市。北京现在非常的堵,但是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上海现在也具有这个很严重的问题,虽然上海现在有两大板块,浦东、浦西这么两大区域是最关键的两大区域,那么它们功能具备的是互补性的功能。问题就出在互补性的功能,有些事情我一定要到从浦东到浦西去办才可以,而有些事情我一定从浦西到浦东去办才可以。这个就带来巨大的浪费和难以做到高效化的管理,所以在这种社会发展的条件下我们的城市应该朝着一种变形金刚的方式去发展,这才是真正科学有效的状态。换句话说,我可以进行整合变成一个人,同时我把胳膊腿脑袋都拆下来之后还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是一个完全健康,而且是成立的一个个体。这才是一个城市健康发展的对现代社会来讲适应的一种状态。
非常设计师网:城市是由不同的建筑组成的,它是怎么来变化的呢?
王刚:建筑只是个容器,它最关键的是功能性问题,包括广场,包括道路,包括河流,包括地下工程……它并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的概念了,因为城市由很多因素来组成的,这个有空间、广场、公园、道路,有建筑、有房子,还有地下的部分很多东西,包括这里还有很多软件,还有微波发射塔、有电力设施、有污水处理、有垃圾转运、有仓储物流大量的集散地、有我们水源怎么过来过渡……所以这些功能其实说起来很复杂。
非常设计师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要怎么样才能变成变形金刚自由组合呢?
王刚:这个首先就是在是否有效的规划的前提之下,规划实际上很多人理解的,主要就是说规划图,不管是一个城市规划还是一个区域规划,我们把路画上,把这个地切成不同的块,这一块儿是学校,这一块儿是住宅区,这一块儿商业区,这一块儿是工业区……不同的颜色我们给做上。这就是规划这个理解可以说是非常肤浅的。
规划第一件问题就是政策上的规划,就是这个城市我要干什么,我经济要达到什么程度,规划是和这个经济最息息相关的一个事情。很多人都理解不到这个问题,北京最早这个梁思成老先生曾经提出来北京的新区要设在石景山,就现在石景山的位置。为什么,他是出于一个科学的角度,北京二环内这个城市的格局其实已经是非常成熟而且是已经是可以具备一定的健康度的。这么一个城市的状态你不要去打破它,你可以在旁边另起炉灶,你可以跟它匹配,但是你不要去钻到它的肚子里去把它给解体。那么按原来梁老先生这种提法,在旁边做一个新城,我们还有老城,老城已经是非常完整非常健康的一个自成体系的东西,我们可以在旁边再做新城,那么新城同时借助老城的一些优势和它的资源,可以有助于新城的发展。如果我们新城不够了,满足不了需求了,我们可以再造一个新城。多中心,每个部分都可以自成体系,但同时可以优势互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