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难题是哲学家菲利帕福特在1967年设计的道德难题,它出名之处在于逼我们在矬子里面拔将军,是选利益最大化,还是坚持“不准致死”的道德准则呢?
电车难题是这样的,在铁轨上有一个失控的列车,马上就要撞到铁轨上5个人,不过很幸运的是在你旁边有一个道闸。你可以通过扳道闸的方式,让列车转向另一个铁轨,不过这样做的选择就是会撞死在另外一条铁轨上的一个人,你会怎么办呢?
在调查中,约90%的参与者认可了扳道闸,即牺牲一个救五个。这些抉择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观念一致,即认为道德正确的决策是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五条生命比一条价值高,即使达到这个结果要宣判另一个人的死亡。
但人们不总会采用功利主义的观点,只要把这个问题变一点就能看出差别。这一次你站在铁轨上面的天桥上,刹车失灵的电车正在驶来,现在没有第二条铁轨岔道了,不过在你旁边有一个非常胖的人,如果你推他下去,他的身体就能停住列车,由此救下五个人,但他就会死。对于功利主义者,选择依旧不变,舍一救五。但是这次只有10%的人觉得可以把男人扔到轨道上,我们的本能告诉我们蓄意致死一个人和间接致死是不一样的。
这种道德沦与心理学的交叉正是电车难题耐人寻味的原因,这个难题及其许许多多版本揭露了我们是根据具体因素来判断对错的,而不是逻辑性的对利弊进行权衡。比如男性相较于女性更易认可把男人退下桥,实验前刚看完喜剧片段的人也更倾向于此。在VR测试中,相较于牺牲女人人们更愿意牺牲一个男人。
研究者研究了决策者的大脑行为,分别记录了原始版本和桥上版本的。两种情境都激发了有意识决策脑区和情绪反应的区域。但在桥上版本里,情绪反应更为猛烈,以及处理内部矛盾的脑区也更激烈,这是为什么呢?一种解释是把人推下去致死感觉更切身,激发了对杀人的厌恶感。而我们感到矛盾,是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合逻辑的选择。
电车难题已为一些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所诟病,他们认为它的前提太不真实,说明不了什么,受调查者不把选择当回事。但新科技的发展使这种伦理分析空前重要。比如无人汽车可能需要抉择,是否可以造成一个小事故来避免大事故。同时,政府在研究的自动驾驶军用无人机,可能要选择是否冒着平民伤亡的风险,去攻击高战略价值的目标。如果想要这些行为合乎道德,我们就得提前为人类生命定价,从而判断出何为大局。而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人员正在与哲学家合作,来解决程序化道德观并教给机器的难题,也就说即使假设的难题也有可能与真实世界发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