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11-06 11:11:01
中日韩在建筑教育方面的异同
任亚鹏:很多到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因为出去之前就接触过很多实际的项目,出去之后做设计师也好建筑师也好,他的老师甚至说以前做过的项目还没有学生做的平米面积大,或者说只做过一些小住宅。以前的工作时间、周期都非常长,导致一些中国学生不适应。前段时间我也经常会接触一些从日本过来的学生来中国实习,他们也有不明白或者是不适应的地方,就想问问这里韩国、日本的建筑师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
PLaT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前田聪志
前田聪志:日本的教育和中国的有很多不同。说实话日本刚毕业的学生刚过来完全没有经验,没看过现场,你让他剖面图,根本画不出来。教育的背景不一样。但是我们在中国设计的时候还是比较重视主题这个方面的。其他的根本没法弄,中国的学生毕业了可能各方面做得特别好,而且他们对设计公司的运营也很明白。
任亚鹏:柳博(柳博士)是在韩国上的本科和研究生,在中国上的博士,你对于这方面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韩国庆北大建筑学硕士:柳承甫
柳承甫:教育方面呢,韩国是在中国和日本中间的那个感觉。我接触的项目很多是偏向于绿色建筑,虽然我也不是那个方面的专家,但是能考虑到的东西还是能考虑得到。再谈谈可持续建筑方面的,我觉得有几个重点:一个是文化性的可持续性,包括历史方面的可持续性,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质上的可持续性,我觉得先考虑这个项目要做好,增加当地人的自豪感,过了几十年以后,增加了写历史的气息。比如说有的建筑过了几百年还是很有价值的,有的建筑过了一年就没用了,快拆了,建筑师要做的,就是做出过了一百年、两百年还是有价值的建筑。这样,建筑在文化上、物质上都保证了可持续性。我现在刚刚做了一个项目,就是新疆的一个学校,就是当地气候特别差,冬天有零下40度,其他什么都没有,全是黄土,我觉得这地方讲可持续还是有点可笑的,像这样的地方还是要发展起来,再考虑持续。
任亚鹏:刚才柳博说的这个内容有点像何老师做的那个西河粮油博物馆,要让当地的居民有一种自我认同感,还有就是通过建筑让他们提升环境上的可持续的意识。何老师不光是建筑设计师,还是建筑学院的老师,您在上课的时候是怎么引导学生对于这个可持续性的认识的呢?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崴
何崴:我最近正好有个竞赛课题,就是在甘肃农村的太阳能住宅,我当时拿到这个竞赛题目我就傻了,因为我真的不懂什么是主动式太阳能和被动式太阳能,而且评价的标准非常严格,比如你必须用主动式太阳能百分之十,建筑的设计百分之四十,被动式太阳能采用百分之二十,等等。我觉得在中国的农村你说的这么技术,所谓的绿色也好,可持续也好其实是很难实现的。我一直自己觉得国内的建筑推行了国外的很多标准,我觉得这是国外人的一个阴谋,因为他们要卖他们的好产品,我们没有,但是他一定要跟你说你要达到他们那样的标准,你一定要用我的技术,而且那个技术非常贵。因为我们没有这个技术,是非常可怕的,那个技术基本上是说独此一家,你要用,你就来买吧!不仅是买,当你这个东西坏了的时候,买配件的时候更贵。所以我觉得,我们东方的生态可持续和被灌输的生态可持续还是有区别的。如果我们沿着这样的逻辑,就是只要高端的技术才能达到环保的话,我觉得中国一定会走到死胡同里去的。我跟我学生也说,新的技术好,但是一定要了解,要懂。中国的建筑很多都是传统的智慧,现在看起来其实都是生态的!是很绿色可持续的,因为那是经过几百年上千年沉淀的。只不过我们现在的材料改变了,我们还没有从那个平衡点到一个新的平衡点,有点没办法。比如说,我最近给学生讲的,最近炒得比较热的白炽灯退出市场,我就一直认为那就是个阴谋,完全是个阴谋,因为我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德国青年拍的纪录片说白炽灯的寿命为什么越来越短,就是说有三个大的灯具集团之间有协议:谁生产的白炽灯能持续使用超过1000小时,他们就制裁那个公司,因为时间太长了就没得卖了嘛,其实我觉得类似的事情已经没了知识产权的附加值,他要推新的产品,我觉得可以往前类推啊,所有的建材其实都是这么回事,我一直觉得在传统社会里吸收营养,把它转化成当代的智慧是特别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一直去追求高新的材料和技术的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