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12-27 13:30:39
改造老建筑常常面临历史与现实,保护与改变的矛盾。而对这座独特的建筑而言,矛盾的答案几乎不言而喻,保护性改建显然成为整个改造工程的原则。大礼堂珍贵的历史价值表现在:富有特色的礼堂正立面以及它和图书馆的轴线关系;大跨度的结构空间体系以及结构与屋顶之间的逻辑关系。大礼堂的未来则存在于可持续发展的当下,并融入了同济的生命进程之中。大礼堂改造的过程便成为一种历史与未来的重构,一种记忆重生的过程。 主体建筑外观改造工作的重点是如何更好维持原来的风貌,这也是建筑保护的重点内容。建筑东立面即主立面的入口门廊和细部被保留,落水管重新布置,使得柱子简洁利落。远远望去,门廊的折型雨棚——最初的建筑创作构思在阳光下依旧明亮。 建筑南、北立面的屋顶侧窗,它既是建筑的鲜明特征之一,同时有利于自然通风,降低能耗,因此被保留下来。在此基础上稍加改动的是,利用南北的侧向加固横板,围合成玻璃侧廊,原侧墙改为内部的实体墙,杜绝了外界环境对内部的干扰,也让视觉和光线自由穿越进入门厅。 屋顶的“拱形网架薄壳结构”则是同济大礼堂的主要价值所在。改造强化了这一特征。首先,屋面分割尺度真实表现结构网格单元,以暴露其肌理;室内屋顶采用结构露明的做法,无论建筑内外都表现了纯粹的结构形态,展示了结构的韵律美。其次,屋面材料选择油毡板,其质感和色彩与礼堂保持整体上的一致。 一走近大礼堂,内部的巨大变化刹时刷新了人们的记忆。
一个巨大的空间体块升起在6米的高度插入高挑的贯通空间,于是形成一个有较强引导性的半吸入式入口大厅,大厅空间与入口门廊及室外空间组成对比强烈的空间序列。沐浴在顶部天窗泻下的阳光,沿大厅中间的楼梯或两侧楼梯便进入了观众厅。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