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铨:设计的力量,消费主义时代下的设计发声

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5-07-31 09:17:08

声明:本文由非常设计师网网友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设计师网:010-85871002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经济文化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人们对产品和环境的审美需求也逐步提高,除提供实用功能之外,还应美观大方,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经济文化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人们对产品和环境的审美需求也逐步提高,除提供实用功能之外,还应美观大方,适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一定的文化品位。这既是人们的普遍需要,也成为了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因此,致力于提高产品外观品质和宜人性的设计专业在我国应运而生,今天非常设计师网为大家带来了著名品牌设计师李永铨跟大家分享的【设计的力量,消费主义时代下的设计发声】。

   著名品牌设计师李永铨

  以下文字节选自视频李永铨:设计的力量,消费主义时代下的设计发声

  李永铨:我做品牌设计的经历

  李永铨:当时在香港我算是年纪偏小而且拿奖最多的设计师,我做了一个123手机的品牌,仅仅做了3、4个月,整个香港都知道了这个品牌是我设计的,我做了十几年的海报,拿了这么多的奖,然而电信这个品牌是没有拿过任何奖的,可是这个品牌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我,10年后我最大的反省就是:为什么我当时有这个想法,因为当时我们是不太想做商业设计的,感觉做商业的东西很困难,做海报就简单的多,但是影响力很小,这就是两者的分别。有一件影响我很深的事,在日本,原研哉是普通市民都知道的,跟我们这里不同,很多人只知道品牌但是不知道是谁设计的,我问过一个朋友,知道北京奥运会是谁设计的吗?他说不知道,这让我很诧异,因为在伦敦,在东京每一次奥运会之后,设计师的名字一定会达到一个高峰期,所以设计师在中国要走的时间还很长,但真的是时间问题吗?我觉得这不单是时长问题,从教育开始就已经走错了。

Gala Park嘎啦派

  与吴勇探讨设计专业的发展

  吴勇:2003年我开始在一所学院当老师,现在很多学院都有设计系,调查认为设计专业是拿到文凭的突破口,文化课不好可以进到设计专业里,从大学的角度讲这个专业变成了学校创收的一个专业。讲一下设计与社会和商业的问题,我们学校很多老师是从海内外招来的非常棒的老师,但是目的不一样,很多学生可能因为文化课不好,那么这些所谓的高端老师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就属于浪费资源,对于全国这么多设计专业来说,师资力量是非常匮乏的,很多教设计的老师并不明白什么是设计,所以这是教育上的问题。回到面对市场的问题,因为我们面临着学生就业,我们说我们是百分百的就业率,作为设计来讲,它的就业方式有很多种,比方说个人做工作室,如果按照国家那种一定要有接受单位才算就业的话,有些标准我们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按照能够养活自己,我想学设计从某种角度来讲还是可以达到的。

美心西餅

  刚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的痛苦是什么呢?学了4年的专业可以说是白学了,比如你做一个案例,如果用你学的这些经典来堆你的案例,那一定是失败的,所以很多设计师一定要经历过很惨痛的失败,可能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你才有能力挑选客户,大多数刚毕业的同学开始就像接受任务一样,客户给你要求,你按照他的要求做,有时他给你提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但因为他有权利,他是领导,所以我们必须做。我刚毕业的时候,遇到的这些客户都很好,当时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有一个2年的合作,客户看过你的东西后,他就认可你是专家,他把他的需要,很清楚的告诉你,其他东西他不关心,做好以后他永远是称赞你的,而且他会把其他的公司介绍给你,我相信这种方式对中国的合作者来说很少会遇到。这可能是刚刚毕业的设计师要面临的问题,如果你真的热爱设计,你要相信学了这专业的东西一定是有用的。

美心西餅

  李永铨:在设计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永铨:在整个设计里面最重要的两个板块一个是学校,一个是市场,三千五百个大学里面有设计课程,每一个课程里面最少要有20到30个老师,我们每年需要的老师差不多有10万个,中国真的有这么多到了一定水平的老师吗?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摄影师,他告诉我他不懂品牌,平面设计也不懂,然后拿出一本厚厚的书给我看,他说“我有这个天书”。中国的大学跟外国大学有很大的分别,外国大学自发性的东西很多,主要是启发你,在国内就像小鸟一样,学生把嘴巴打开,老师就不停的放东西,所以我说真正的设计教育不单是学生,整个教学系统都要调整。

麵包喜點

  现在没有一个学校开设的品牌课程是对的,大部分是把CI、VI设定成品牌,统统是80年代的想法,把30年前的平面理论放在今天的品牌上,这是不对的,品牌是个很受欢迎的词,大家知道很多品牌,但是大家根本就不懂这些。本来你在我面前是巨人,可是一走到客户面前你就变成侏儒了,因为客户他不懂,所以很多人都已经放弃了设计。很多地方都要打造成创意城市,但在整个创意工业里范围太小,打个比方,在中国没有一所跟设计有关系的博物馆,我在日本的时候,5岁的小孩子就会去参观设计博物馆,告诉他们这是什么设计,我为什么要设计,设计怎样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从小开始接触,所以他已经对整个设计有种理念,在中国虽然美术博物馆很多,但是设计博物馆一所都没有。

  友品位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