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设计师网网友2014-09-02 15:10:08
传承“壳”,聚生“核”
从这里走出的人,蓦然回首:一座古垸的“壳”,成就了一个特色镇的“核”。
走进九资河镇区看到,两条小河汇集穿过群山簇拥的镇区,景观堰、景观亭、景观廊桥,把随性流淌的河水变成一幅“山环城、水穿城”的山野水景图。
体现特色街区景观的,是统一的建筑风格:每栋建筑最高不超过4层,同一的粉墙、蓝瓦、龙型风火墙。
叶锦明说,这种近似徽派建筑的建筑风格,不是凭空杜撰或盲目抄袭,而是源自该镇官基坪村罗家大垸明清古建筑群。
罗家大垸有400多年历史,是湖北省内面积最大、保存状况最好的古建筑群之一,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风格之一的“围龙屋”特色。最大特点是“围”——山围水、水围垸、垸围院、院围屋,深透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宜居环境追求。
“鸠兹古邑”虽有文字记载,也有广化寺、天子坟、圣人堂等古迹遗址,而“活着”的实体、人文印记却不多见。罗家大垸对打造“鸠兹古邑”带来希望。
但这种建筑的传承早已断裂。在九资河境内,过去是清一色的土砖瓦屋,近年则被江南通行的两三层灰砖楼房取代。
为突出保持和传承地方建筑风格,九资河镇聘请华中师范大学景观学院以罗家大垸明清古建筑群为蓝本,编制了《九资河镇旅游名镇特色街区景观改造修建性规划》,对镇区、中心村统一改造修建。
山、水、古邑这三大元素,使“鸠兹古邑、梦里老家”的定位清晰起来。
这一“古邑风格”,不单重现九资河镇区及中心村,罗田县城至九资河镇公路两旁的建筑,也按这一样式修建,成为建设中的“百里生态画廊”主体景观之一。
“特色名镇”因旅游撬动而兴,又因古邑特色凸显,使旅游、产业、人文资源的聚生裂变有了“核”。有了“鸠兹古邑”的“壳”这个抓手,就能以旅游为主体重塑支柱产业,过去散落的、司空见惯的平常资源,具备了重新发掘或附加含量的产业开发价值。
比如“天堂吊锅”——房梁悬木质滑杆吊住菜锅,各种菜肴混搭其中,升降于火塘之上以保温,一家人围坐火塘用餐。这是九资河农家流传千年的冬季就餐形式。近年,农村大面积“屋”改“楼”,吊锅被火锅取代,大有遗弃之势。而今,“天堂吊锅”成为游人的必选项目。
一直湮没无闻的人文资源被发掘出来。比如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在九资河圣人堂村举兵起义,京剧鼻祖余三胜、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先驱陈翼龙等是九资河籍,但从来没有作为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很多当地人都不甚了解。如今,京剧前身东腔戏、畈歌、舞龙狮、皮影戏、拳术等遗风,借“鸠兹古邑”这个资源平台得以开发。由本土演员编排的原生态歌舞《大别山放歌》在景区常态化演出,成为大别山旅游的卖点之一。
产业“塑造功能”
因为是建制镇,在人口统计中,九资河镇3。96万人口,全部是“城镇人口”。实际上,包括王新和这些镇区居民,仍是农民身份。
“户籍问题,在我们这里无所谓,不会成为城镇化障碍。”毛红志说,不像大中城市,上学、就业、购房购车都与户籍相关,难以突破。我们说城镇化,追求的是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群众要享受比农村更高层次的生活服务。
让农民进小城镇不难,毛红志说,“核心是把产业做实。”
九资河镇依靠两大产业:旅游和药材。全镇年收入4亿元,其中旅游1亿多。
药材贡献了2个亿,主要是天麻和茯苓。该镇天麻产量连续三年占全国总产量的1/3;“九资河茯苓”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产品,2007年被国家质监总局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有“塑造功能”的产业才有发展张力。九资河要“塑造”什么?塑造“鸠兹古邑”的品牌形象,塑造“天然氧吧”的生态价值,塑造“旅游名镇”的休闲魅力,塑造“特色景观”的文化品位。
这里被誉为“鄂东最后一块净土”。境内无一工业污染企业,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15万个,堪称天然氧吧,“到这里来洗肺”广而告之。
“从2012年起,是我们城镇化的第四个阶段。”毛红志说,主要是围绕绿色产业,创建全国绿色低碳经济示范镇,“要把特色优势做得更明显,更突出。”
天麻和茯苓要消耗大量木材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这与九资河着力打造的山水品牌,难免冲突。虽然这两大药材占全镇总收入“半壁江山”,但该镇仍在寻求替代发展,比如发展桔梗、百合、南苍、金银花等不消耗资源的药材。
旅游业根基尚浅,围绕旅游的吃、住、行、购,还缺少塑造力强的特色产业支撑“旅游名镇”。
投资1.5亿元的“余三胜文化产业园”,或许将是承担“塑造功能”使命的产业。这个占地100亩的产业园,规划有余三胜文化广场、余三胜京剧院,并将建民俗展示馆、土特产一条街、美食一条街、台湾韩国产品一条街。
“要达到4个目的。”毛红志说,促进对京剧文化的了解,对大别山风情和民俗全面综合的展示,对地方特色产业规模性推介,让游客有参与性的文化体验活动。同时,“提升古镇品位。”
旅游财富网CEO曾晓成建言,在我国各类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如果依托优良的自然资源,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融合度假、养生、生态养老、文化体验等现代服务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引导休闲旅游、养生养老进行综合开发,无疑是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发展方向,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选项之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3210542184@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